神经网络模型画图工具,神经网络模型图怎么画

如何用visio画卷积神经网络图。图形类似下图所示

大概试了一下用visio绘制这个图,除了最左面的变形图片外其余基本可以实现(那个图可以考虑用其它图像处理软件比如Photoshop生成后插入visio),visio中主要用到的图形可以在更多形状-常规-具有透视效果的块中找到块图形,拖入绘图区后拉动透视角度调节的小红点进行调整直到合适为止,其余的块可以按住ctrl+鼠标左键进行拉动复制,然后再进行大小、位置仔细调整就可以了,大致绘出图形示例如下图所示:

谷歌人工智能写作项目:神经网络伪原创

matlab BP神经网络 performance 图这五条线的详细解释

图上的三个彩色实线分别是:每一代BP训练过程的MSE指标的性能,每一代BP交叉验证过程的MSE指标的性能以及BP测试的MSE指标在每一代中执行的过程好文案

特别是,应该注意内部的TEST红线,这是BP计算/训练结果。BEST虚线表示当BP网络被训练到第八代时,BP训练结果是最佳的。

GOAL虚线是在编程或直接使用MATLAB的ANN工具箱训练此BP时设置的网络容量训练停止目标(一个)。

扩展资料: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是由Rumelhart和McCelland领导的一组科学家于1986年提出的。

BP(Back Propagation)是由反向传播误差反向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是使用最广泛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

BP网络可以学习并存储大量的输入-输出模式映射关系,而无需事先揭示描述这些映射关系的数学方程式。

BP网络的学习规则是使用最速下降法,并通过反向传播来不断调整网络的权重和阈值,以最小化网络的平方误差之和。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拓扑包括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

神经网络BP模型

一、BP模型概述误差逆传播(Error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简称为BP(Back-Propagation)网络模型。

Pall Werbas博士于1974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完整提出并被广泛接受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的是以Rumelhart和McCelland为首的科学家小组。

他们在1986年出版“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并行分布信息处理》)一书中,对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介绍,并对这一算法的潜在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BP网络是一种具有3层或3层以上的阶层型神经网络。上、下层之间各神经元实现全连接,即下层的每一个神经元与上层的每一个神经元都实现权连接,而每一层各神经元之间无连接。

网络按有教师示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当一对学习模式提供给网络后,神经元的激活值从输入层经各隐含层向输出层传播,在输出层的各神经元获得网络的输入响应。

在这之后,按减小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误差的方向,从输入层经各隐含层逐层修正各连接权,最后回到输入层,故得名“误差逆传播学习算法”。

随着这种误差逆传播修正的不断进行,网络对输入模式响应的正确率也不断提高。

BP网络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函数逼近:用输入模式与相应的期望输出模式学习一个网络逼近一个函数;2)模式识别:用一个特定的期望输出模式将它与输入模式联系起来;3)分类:把输入模式以所定义的合适方式进行分类;4)数据压缩:减少输出矢量的维数以便于传输或存储。

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BP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它也是前向网络的核心部分,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

二、BP模型原理下面以三层BP网络为例,说明学习和应用的原理。

1.数据定义P对学习模式(xp,dp)࿰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