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小智,智能制造之家号主~
工业网络协议构成了工业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基础,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开发了很多工业特有的网络协议,每种协议都针对特定用途和环境而设计。
前面我们总结了工业领域常用的一些总线与协议:
最全整理工业通讯上的领域各种总线+协议+规范+接口—数据采集与控制
史上最全网络通讯(IIOT、工业控制、5G、区块链)协议全景图
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或者行业小白来说,可能不够体系,因此今天我们再从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线三个方面,来整体阐述工业网络与常用协议,期待让IT和OT专业人士和小白都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01 工业网络与协议综述
02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无线总结
03 IT/OT网络与工业网络的规划与选型
01 工业网络与协议综述
工业网络对于工厂的运营而言至关重要。工业网络汇集了成千上万用于控制和监测的终端节点,通常会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所以对于连接性能和通信有着严格的要求。
下图概括出它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今天在这些领域中的各种可用协议。工业物联网 (IIoT) 的出现以及无线和以太网的全新连接能力,正在改变这类协议的环境。
但是对于非业内人士和小白来说,面对各种杂乱的工业协议,总是充满了无奈,因此在今天的入门介绍中,我们将探究工业环境中所使用的一些关键协议,并对促使这类协议演变从而支持下一代工业环境的新兴趋势进行评价。
首先,工业网络最典型的架构还是下图的制造业金字塔,美国标准院推荐了一种常用的参考模型(ISA-95),用于开发自动化企业和控制系统之间的接口。它为信息交换提供了标准,减少了 MES- ERP 集成的费用,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工作。由于可以提供生产能力和状态,提高了生产制造的灵活性,提供了一套信息集成的架构和标准模型。这样定义了 ERP 和 MES 的界限和信息流。
关于其中的工业网络层级,我们前面就专门进行了介绍,让大家先有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对于理解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也有很好的帮助~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现场层——这个层面由大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节点构成。传感器节点通常会收集环境或过程控制信息,并将它们传送回控制器或用于监控。执行器会将从控制器接收的指令转化为现场设备电机的实际动作。
2.控制层——即逻辑控制器,可以是分布式的,也可以是集中式的,它们对传感器/执行器的数据进行汇总,然后输送到更大规模的工厂控制系统。通常还可以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或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 为工厂中的特定域组提供局部控制。它们会执行逻辑、排序、计时、计数和计算等各类机器或过程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模块进行控制。
3.SCADA层——这个层面包括配备人机界面的各类工厂控制系统,用于管理工厂运营。监控和数据采集 (SCADA) 系统向操作人员报告各类信息,提供针对警报的连续远程监控以及整个托管系统的综合视图。这个层面的主要功能还包括数据处理、日志记录和历史趋势分析等。
4.执行与规划层——负责工程和生产的执行。生产执行系统 (MES) 会负责执行资源和设备调度,并制定在制品 (WIP) 操作规范以及一般工作计划。这个层面是业务优先级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采购、库存、需求规划以及预测管理等与企业和规划相关的职能,是这个层面中企业资源规划 (ERP) 系统所负责的关键职能。
02 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无线总结
工业网络的严格要求在历史上推动了各种私有协议和应用专属协议的产生。有线和无线网络都有专属的协议集。尽管可用的协议有很多,但大多数有线协议都遵循两个标准:现场总线或者工业以太网。
在当代,无线连接降低网络成本的潜力日益凸显,Wi-Fi、蜂窝网络、蓝牙以及 ZigBee 等协议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此外,IO-Link,一种串行接口点对点协议,在智能传感器之类的应用中也在逐渐普及。不过随着工业互联网、工业4.0等概念的深入人心,纷繁复杂的各种工业总线,协议等制约了整个设备联网,数据采集的进程~
下面列举了一些工业领域非常想见的工业通讯协议。整体上讲,工业通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其中有线通讯技术包括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工业无线则包括了Wi-FI、LoRA等等我们常见的协议下面我们就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无线三个方面来和大家探究下~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一系列工业网络协议的总称,主要用于实时分布式控制,目前的工业总线网络可归为485网络和FieldBUS现场总线网络。我们先说一说RS 485和与它关系密切的RS 422和RS 2325之间的特点:
现场总线相比传统I/O通信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大幅缩减工厂的供电线路。下表罗列出了常见现场总线各种协议及其相应特点。它们各自的优点、缺点以及适用性也有提及。简单可靠是现场总线最重要的特征,在工业以太网兴起之前,它成为了工业网络的首选
工业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