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学与电磁学领域正经历着数值模拟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深刻变革。传统光学设计与分析方法在面对复杂光场调控、多尺度结构光学特性预测等问题时,逐渐显露出局限性。FDTD 方法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值模拟工具,正加速渗透到光学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各个环节,从超构表面设计到纳米光学结构分析,从光束操控到光子器件优化,FDTD 正重塑光学研究与应用的范式。
在国际趋势方面 ,超构表面的研究已然成为热点。超构表面能够突破传统光学元件对光的调控能力,实现对光的相位、偏振、振幅等多维度的灵活调控。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超构表面的潜力不断被挖掘,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例如,利用超构表面可以实现对光束形状的精确控制,生成如涡旋光束、Airy 光束等特殊光束,这些光束在光通信、光学成像、光镊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超构表面与纳米光子学、等离子激元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光学领域的创新发展,为解决一些传统光学难以攻克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国家需求层面,我国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子芯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能够掌握先进光学设计与模拟技术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中明确提出 “发展新材料、新架构、新机制的电路、射频模块及天线技术,探索高效电磁计算、电磁波智能调控方法、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跨越发展新技术,服务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适合对象:光电工程、物理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博研究生及科研人员; 工作于微纳光学、超构材料、光通信、光电子器件等领域的研发工程师;对光电仿真技术有浓厚兴趣且希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高校教师和企业研发团队
FDTD Solutions 仿真全面教程:超构表面与光束操控的前沿探索
FDTD 基础入门
1 1 、 FDTD Solutions 求解物理问题的方法
1.1 FDTD 与麦克斯韦方程 1.2 FDTD 中的网格化
2 2 、 FDTD Solutions 特点与应用
3 3 、D FDTD 功能与使用
主窗口——CAD 人机交互界面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拟编辑器:主标题栏、工具条、实体对象树实
体对象库、脚本提示与脚本编辑窗口
FDTD 仿真流程
4 4 、D FDTD 仿真通用流程
激励光源选择及设置(以左旋圆偏光的设置为例)
模拟的实体对象:基底、结构(Structures)的选择及设置
仿真区域及其设置(以区域大小设置及 mesh 选择为例)
不同监视器功能及使用(以超构表面频域功率监视器设置为例)
材料库与材料浏览器(以多晶硅与二氧化钛的数据导入为例)
模拟计算与分析:资源管理、运行模拟
结果分析:视觉化器使用 Visualize、使用脚本进行高级分析
FDTD 仿真实例
实例内容:
(一)设置 Pancharatnam–Berry 型超构表面结构,单元旋向及位置
(二)传输型超构表面单元的结构扫描与选取
(三)传输型超构表面的相位分布设置
(四)通过相位叠加螺旋相位模拟生成漩涡光
(五)超构表面的透过率/聚焦效率的分析
(六)不同偏振态的光入射下,验证传输型超构表面偏振不敏感性
(七)利用脚本由近场计算远场
(八)利用脚本的导出结果及 MATLAB 结果分析—偏振转换效率计算
(九)利用 TFSF 计算纳米结构散射场信息
(十)利用 TFSF 和自定义材料计算复合结构散射场信息
(十一)利用 MATLAB 计算结果及脚本设置超构表面—生成全息图形
(十二)利用导入光源进行任意光源设置
(十三)利用脚本构建波导结构
(十四)波导截面本征模式分析
(十五)光栅优化扫描设计
模拟论文复现
5 5 、B PB 型超构表面设计:生成聚焦及涡旋光斑
---- (根据发表在 e Science 上的论文
6 6 、B PB 型超构表面设计:生成 y Airy 光束
---- ( 根据发表在 O ACS NANO 上的论文 )
7 7 、 传输型超构表面设计:生成 y Airy 光束
---- (根据发表在 h Photonics Research 上的论文)
8 8 、 等离子激元纳米结构光学特性以及有效介质理论计算复合结构的光学特性:
量化散射截面与吸收截面(根据发表在 o ACS Nano 上的论文)
9 9 、 渐变耦合双波导设计:波导本征模式转换
(根据发表在 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的论文)
L 10 L 型截面波导设计:不同偏振波导本征模式转换
(根据发表在 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上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