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毁掉团队的,是“窄化效应”

作者| Mr.K   整理|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在互联网行业,将近80%的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是超过8小时的。大家熟悉的BATJ、TMD都是996现象很严重的公司。

 

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在工作中付出太多的身体努力和精神上的努力之后,他会出现身体和心力上的疲劳,严重的情况就是筋疲力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身体被掏空了”。

 

这个时候,人的身体会产生一些“体内因素”,这些“体内因素”虽然你不一定察觉得到,但它会让你对当前所做的事情产生厌恶感。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你会降低努力工作的意愿。这个现象就是“窄化效应”。

 

什么是“窄化效应”?

“窄化效应”这个概念是美国的罗文斯坦教授提出的,是说人因为只关注了某一时刻某一点的偏好,而导致对原来的偏好出了问题。注意,这里所谈论的“偏好”并非是喜好,是在大家做某一决策时候的偏向。比如:“突然的偏执”、“很想离职”等等。

 

罗文斯坦教授,从神经生理学上来找问题的原因,他认为,人之所以会出现“窄化效应”,是因为在当时存在着“体内因素”(visceral factors),你也可以理解成处于“窄化效应” 的人,体内分泌了一些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所导致的行为驱动力,八匹马都拉不住。这个拉不住,就让他在这个时间点上表现出了违背常理的行为。

 

 

“窄化效应”的危害是什么?

 

当一个人处于“窄化”状态时,“体内因素”的浓度和变化是很快、很剧烈的。他的眼中和心中就只有那一件事,他会对那件事呈现出强烈的“暂时偏好”。

 

而且,这时候他的注意力就在当下,就在那件事上,当前能够把心中的那份情绪释放出来就格外重要,什么长期主义、人生观、跟他人的情感,全都不重要了。这就是所谓的“窄化”。

 

当我们注意到一个人处于窄化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做适当的处理,避免激化。比如,当某个人情绪非常激动时,这个时候就特别不适合进行沟通交流。

 

 

个人如何避免“窄化效应”?

 

我们以加班为例,当一个人处于窄化的时候,就需要休息调整,让体内因素慢慢地消退掉,他就能够重新恢复对工作的热情。

 

但是,如果你硬要坚持工作,不仅没有用,反而会加剧你被“掏空”的速度。最终让员工产生一种强烈的,摆脱当前状态的意愿,也就是离职。

 

很多人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离开了一个长期加班的公司。

 

那些提倡“996”的公司,会特别强调“奋斗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力量。其结果就是员工看上去情绪很饱满,组织认为他们心态积极、斗志昂扬,可是实际上他内心是一种疲劳的状态。

 

当疲劳状态持续一定时间之后,即使员工不离职,这种“窄化效应”也会引发员工的紧张、急躁、易怒等情绪耗竭的现象,导致员工之间的冲突可能会增加。

 

当“窄化效应”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一般来说离职会明显增加,特别是关键骨干的离职,这对于组织的损失是巨大的。

 

我们再以职场情绪管理为例。职场高手,从不与人争吵,当对方拍桌子、情绪激动的时候,高手会选择离开,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当前处于“窄化”状态,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默默走开是最明智的。当这个愤怒的人冷静以后,会发觉自己做得有点过了,这个时候往往才是继续沟通的最佳时机。

 

 

团队如何避免“窄化效应”?

 

1、加班的正确姿势。当今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想要完全不加班是不可能的,既然我们知道了长期剧烈的加班会引起“窄化效应”,导致核心员工流失,我们就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

 

比如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适当安排一些更人性化的放松方式,比如出差机会、参加行业论坛、相关企业参访学习。

 

通过这类“准休假”的方式,帮助团队成员做自我调节、减压,暂时脱离繁忙的工作,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让员工有短暂的自我调节的机会。当他重新回到岗位的时候,他已经满血复活了。

 

2、关注组织级别的效能提升。从管理方法上来说,推崇“996”加班文化,只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其效果并不是Leader真正关心的。只是迫于上级压力或公司的管理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是,这事实上也是一种懒政。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更关注组织级别的效能提升,而不是通过压榨员工个人的剩余价值,来提高组织收益。

 

组织级别的效能提升,包括工作流程方法改进、组织协作效率提升、员工的劳动工具提效、员工的创新和工作热情等等。

 

如果你是团队管理者,学习了“窄化效应”之后,希望你对员工、对团队管理,以及组织效率,有更深的认识。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老K的知识星球“老K星际不迷航”里,因为篇幅有限做了删减。

知识星球“老K星际不迷航”,是老K跟1000位忠实读者的私密学习社群。因为是封闭式的,所以会毫无保留的探讨一些观点、发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料。

社群里卧虎藏龙,聚集了各路互联网职场精英,在老K的带领下,大家一起抱团学习成长、相互探讨碰撞观点。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提升学习吸收率,突破职场瓶颈,实现人生跃迁

老K是谁?

互联网知名大咖,文出过畅销书,武做过CTO,被生活逼得一身才华。他的书是国内技术高管书架上的必藏品,他的文章被虎啸/36氪/笔记侠/粥左罗/插座学院/CSDN/51CTO等知名媒体转载。最近全网阅读量超150W+的《阿里彻底拆中台了!》,就是出自老K之手。

他的个人经历是一部行走的草根逆袭奋斗史。从一线程序员做起,经过20年的努力,成为多家互联网公司、上市集团的技术高管。他培养过的下属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担任技术总监、VP、CTO。在互联网行业拥有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社群里的小伙伴们怎么说?

Ken:加入这个星球以前,对技术人如何成长、转型一无所知,到现在成功从技术转管理,还跟着老K开始理财、学习写作,开展副业。这是今年最好的一笔投资。

Daniel:哎,真恨自己没有早一点认识老K。通过老K牵线,谈成了一笔合作,挣到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笔钱。

冬天的果实:说实话,昨天我还不知道老K是谁,今天花了点时间翻阅老K星球的内容,感觉打开了一扇窗,瞬间被圈粉,感觉真心赞啊。

芳菲一地:我是前端开发,咨询了老K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K的悉心指导。刚好美团前端团队在招聘,问了下老K是否认识里面的人,没想到前端Leader也是老K的读者,在老K的推荐之下,顺利通过了几轮面试,终于成功入职,真心感谢老K的帮助。

加入社群,有什么收获?

1、职场指导

不限次数提问,职场转型、突破中年危机、技术问题、团队管理难题、个人困惑等等,老K会给你最有价值的建议。

(星球截图)

2、每年200+篇独家干货

人跟人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认知水平。老K带领大家提升认知,每周3篇以上原创文章,关于技术/职场/管理/商业等,大部分干货内容社群独享,外面看不到

(星球截图)

3、学习写作

向老K学习写作。写作这件事情,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你不一定要写得像老K那样,老K会帮助你形成自己的风格。2021年拟举办“老K写作训练营”,每年四期,每期三个月,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4、10场直播

老K和他的大咖朋友,每年10场主题直播,关于中台&架构、管理、职场进阶。跟技术大咖在线交流,学习他们的成长经验,少走弯路。今年一月份老K做了一场关于“中台”的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700多,堪比线下大型技术论坛的规模了。

5、365天抱团成长

这里聚集了许多互联网大厂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技术人的职业发展、技术转管理、30岁后的职场规划等等,社群里互相交流学习的氛围非常好。看看别人的成长感悟,写下自己的思考,通过“费曼学习法”以输出倒逼输入,高效学习,快速成长。

(星球截图)

为什么要收费呢?

有读者问,为什么要收费呢?

一是,社区日常运营的维护、给读者们送书和小礼物、邀请大咖分享等等,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以前靠老K和志愿者们凑,也已经捉襟见肘了,不是长久之计。

二是,收费好比一个过滤器,把真正爱学习、支持社区的同道中人做个筛选。算下来,平均每天不到1块钱,不仅可以跟随老K和多位行业大咖一起学习、抱团成长,而且还支持了社区的发展。

做社区的底线是:我们绝不做割韭菜的事。凡是加入社区后,觉得不满意的,3天之内随时退款

社区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知识服务。所谓有价值就是:提供一些前人的经验让你少走弯路、学习实用的职场技能帮助你多涨点工资、开展适合自己的副业多挣点钱、或是少一分焦虑等等。希望你能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成为一个利他,利己,利社会的人。

原价¥256/年,今天加入的前100名,还有50元的优惠券可以领,也就是¥206/年。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加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