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采集方法之可视化埋点

数据埋点是产品数据分析的基础,一般用于对用户行为的监控和分析。至于要怎么分析,这个要通过产品定位及目标来确定自己需要哪些数据,其次通过在产品各个流程环节中设置数据埋点。例如你做电商,涉及到的数据就是用户的访问路径、页面停留时长、跳转率、转化率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所见所得的埋点方式——可视化埋点。

一、什么是可视化埋点

可视化埋点,通常是指用户通过设备连接用户行为分析工具的数据接入管理界面,对可交互且交互后有效果的页面元素(如:图片、按钮、链接等),直接在界面上进行操作实现数据埋点,下发采集代码生效回数的埋点方式。这种方式所见即所得,跳过代码部署、测试验证和发版过程,极大提升生产力。

可视化埋点,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无码埋点”。代码埋点的缺点对于网站还好,但对于移动应用来讲无疑是格外低效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一部分厂商选择全埋点的同时也有大量厂商选择了一种所见即所得埋点的道路,即可视化埋点。

可视化埋点的好处是可以直接在网站或移动应用的真实界面上操作埋点,而且埋点之后立即可以验证埋点是否正确,这还不算完,将埋点部署到所有客户端也是几乎实时生效的。因为可视化埋点的这些好处,分析的需求方,业务人员,没有权限触碰代码或者不懂得编程的人都可以非常低的门槛获取到用于分析的数据。可谓是埋点的一大进步。

二、可视化埋点的部署原理

支持可视化埋点的SDK会在被监测的网站或移动应用被访问时向服务器校验是否有新的埋点,如果发现更新的埋点,则会从服务器下载并且立即生效。这样就能确保服务器收到最新的埋点后,所有客户端都能在下一次访问时得到部署了。

可视化埋点和全埋点有着对埋点和分析全然不同的追求。可视化埋点的理念是提升原工作流程的效率–依然要梳理需求、设计埋点;全埋点则是将工作流都进行了简化–反正数据会被采集回来,这两步的必要性就容易被忽视。这里不能说孰优孰略,因为事先严谨的计划和事后发散的探索都是分析中的不同角度。况且这两种埋点也完全不是排他的,完全可以同时使用。

三、可视化埋点的局限性

第一,可视化埋点也只是针对点击可见元素的,其中可见元素最常见的就是点击行为了。对于点击操作的埋点也确实是目前可视化埋点的主攻点。但从实际情况看,复杂页面、不标准页面、动态页面都给可视化埋点增加不可用的风险,一旦遇到就还是只能代码埋点了。

第二,对于点击操作附带的业务属性,虽然也可通过进一步选取属性所在元素来获取属性信息,但国内厂商支持得好的就比较少了。

第三,为了确保埋点准确性,可视化埋点也逐步整合了更为复杂的高级设置。

  • 1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可视化埋点和代码埋点都是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但它们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 代码埋点指的是在应用程序的代码中嵌入特定的代码段,以便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收集特定的数据。开发人员需要手动编写和维护这些代码,以确保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而可视化埋点则是通过可视化界面来配置和管理数据采集,在应用程序中不需要手动编写代码。用户可以在可视化界面中定义需要采集的页面元素或事件,并指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和参数。这些配置信息会被转换为代码,自动插入到应用程序中。 下面是两种埋点方式的对比: 1. 实现难度:代码埋点需要开发人员手动编写和维护代码,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而可视化埋点则不需要编写代码,只需要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配置。 2. 精度和完整性:代码埋点可以采集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因为开发人员可以更精细地控制采集的过程。而可视化埋点则有可能遗漏某些数据,或者采集到错误的数据,因为它是通过配置界面来实现的。 3. 可维护性:代码埋点需要开发人员手动编写和维护代码,对于大型应用程序来说,维护成本会很高。而可视化埋点则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修改和维护,对于非开发人员来说更加容易。 综上所述,代码埋点可视化埋点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方式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如果需要采集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或者应用程序比较小,那么代码埋点可能更适合;如果需要快速配置和管理数据采集,或者应用程序比较大,那么可视化埋点可能更适合。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