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初识C语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数组的创建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创建的格式:

type_t   arr_name   [const_n];
//type_t 是指数组的元素类型
//const_n 是一个 常量 表达式,用来指定数组的大小

成功创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错误案例:(vs2022编译器环境下)
[]里面必须是常数表达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在vscode(gcc)环境下可以正常创建
这里提出一个名词:变长数组,因为只有在c99往后的标准才允许
(ps:数组的大小可以使用变量指定,但是数组不能初始化)

2.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演示案例:

	int arr1[10] = { 1,2,3 };
	int arr2[] = { 1,2,3,4 };
	int arr3[5] = { 1,2,3,4,5 };
	char arr4[3] = { 'a',98, 'c' };
	char arr5[] = { 'a','b','c' };
    char arr6[] = "abc";
	char arr7[] = "abcdef";

(ps1:数组在创建的时候如果想不指定数组的确定的大小就得初始化。数组的元素个数根据初始化的内容来确定。)

对比

	char arr1[] = { 'a','b','c' };
    char arr2[] = "abc";

这俩看起来一样 实际上完全不一样。
将第二个转化为第一个格式其实是: char arr1[4] = { ‘a’,‘b’,‘c’ ,‘\0’};

(ps: ‘\0’ 也是占一个元素位置的。)

3.数组的使用

数组的使用是:通过下标引用([ ])实现的。
(ps: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10] = { 0,1,2,3,4,5,6,7,8,9 };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1[i]);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10] = { 0,1,2,3,4,5,6,7,8,9 };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intf("%p\n" ,&arr1[i]);
	}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明显看出数组每次地址都是加4,这是因为数组元素是int型,单位是四个字节,所以每四个字节存放一个数组元素的地址,并且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ps:0x代表是16进制储存,并且a,b,c… 分别代表10进制的11,12,1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数组的创建

数组创建的格式:
格式和一维数组很像,都是用下标引用符,不过因为是二维数组需要用俩引用符而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数组的初始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因为列决定了二维数组一行有多少元素。

3.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的使用也是通过下标的方式。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0 };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arr[i][j] = i * 4 + j;
 }
 
 }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printf("%d ", arr[i][j]);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3][4] = { 0 };
	int i = 0;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arr[i][j] = i * 4 + j;
 }
 }
 for (i = 0; i < 3; i++)
 {
	 int j = 0;
	 for (j = 0; j < 4; j++)
	 {
		 printf("%p\n", &arr[i][j]);
	 }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即使是二维数组,即使是换行也不影响他是连续储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函数越界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
数组的下规定是从0开始的,如果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就是n-1。
所以数组的下标如果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了,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是正确的,
所以程序员写代码时,最好自己做越界的检查。

例子: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n", arr[i]);//当i等于10的时候,越界访问了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二维数组的行和列也可能存在越界。

四、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扩:1.求数组长度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sz = 0;
	int arr1[10] = { 0, 1, 2, 3, 4};

	sz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printf("%d", sz);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求出来的数组长度是数组实际长度。不是你里面有几个初始化元素,数组长度就是几。

2.冒泡函数

1)版本1:

(不分装,在一个main函数里面实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10] = { 0 };
	int a = 0;

	int sz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初始化数组
	for (int i = 0; i < sz; i++)
	{
		scanf("%d", &arr1[i]);
	}
	//冒泡函数的实现

	for (int j = 0; j<sz; j++)
	{
		int flag = 0;
		for (int i2 = 0; i2 < sz - 1 - j; i2++)       
		{

			if (arr1[i2] > arr1[i2 + 1])
			{
				arr1[i2] = arr1[i2] + arr1[i2 + 1];
				arr1[i2 + 1] = arr1[i2] - arr1[i2 + 1];
				arr1[i2] = arr1[i2] - arr1[i2 + 1];
				flag = 1;
			}

		if (flag == 0)
		{
			break;
		}
	}

	//打印数组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1[i]);
	}


	return 0;
}

2)版本2:(有一定错误)

按部就班的把主函数里面的实现部分分装到一个函数里面

//2.0版本
int bubble_sort(int arr1[10])

   //冒泡函数的实现

	int sz = sizeof(arr1) / sizeof(arr1[10]);

	for (int j = 0; j < sz; j++)
	{
		int flag = 0;
		for (int i2 = 0; i2 < sz - 1 - j; i2++)      
		{

			if (arr1[i2] > arr1[i2 + 1])
			{
				arr1[i2] = arr1[i2] + arr1[i2 + 1];
				arr1[i2 + 1] = arr1[i2] - arr1[i2 + 1];
				arr1[i2] = arr1[i2] - arr1[i2 + 1];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冒泡函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10] = { 0 };
	int a = 0;

	//初始化数组
	for (int i = 0; i < 10; i++)
	{
		scanf("%d", &arr1[i]);
	}

	int bubble_sort(arr1);
	
	//打印数组
	for (int i = 0; i < 10; i++)
	{
		printf("%d ", arr1[i]);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运行结果可以发现并不能很好的实现想要实现的功能

通过调用监视发现了一些问题:
这个sz明明应该求出来是10才对,但是这里并不是10,而是1,这就牵扯到了传参方面的问题。
如果把sz提到主函数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版本3:

int bubble_sort(int arr2[10],int sz)
{	
   //冒泡函数的实现

	for (int j = 0; j < sz; j++)
	{
		int flag = 0;
		for (int i2 = 0; i2 < sz - 1 - j; i2++)                    
		{

			if (arr2[i2] > arr2[i2 + 1])
			{
				arr2[i2] = arr2[i2] + arr2[i2 + 1];
				arr2[i2 + 1] = arr2[i2] - arr2[i2 + 1];
				arr2[i2] = arr2[i2] - arr2[i2 + 1];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冒泡函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rr1[10] = { 0 };
	int a = 0;

	int sz = sizeof(arr1) / sizeof(arr1[0]);
	//初始化数组
	for (int i = 0; i < sz; i++)
	{
		scanf("%d", &arr1[i]);
	}

	bubble_sort(arr1, sz);

	//打印数组
	for (int i = 0; i < sz; i++)
	{
		printf("%d ", arr1[i]);
	}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这里一个完整的冒泡函数算是完成了

(ps:在冒泡函数中的形参arr看起来是数组 实则只是个指针,改成图中这样的也是完全可以运行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数组名的含义

由代码和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有两个例外:

例1:
这里的结果是40,那么说明sizeof里面的数组名可不是首元素的地址,更像是整个数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s:这里不用提strlen,strlen只有在字符数组的时候,才能和sizeof功能进行比较)

例2:
通过这个图又可以发现 &arr似乎代表的也不是首元素的地址,明显可以看出这是加了一个数组的地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 sizeof(数组名),计算整个数组的大小,sizeof内部单独放一个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数组。

  2. &数组名,取出的是数组的地址。&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