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阿里推出“中台”战略,将庞大的业务服务能力,都装进了“业务中台”里,包括交易中心、支付中心、清算中台、用户中心、产品中心等13个业务域。
随着阿里中台战略的深入,2018年提出了“业务-数据双中台”战略,可以理解为升级版的中台战略,开始向社会输出中台能力和方法论。一分为二:数据中台、业务中台。
这一“拆”,仿佛打通了中台战略的任督二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相继拆分出:移动中台、技术中台、风险能力中台、研发效能中台等等。
腾讯、百度也跟随其后,例如百度先后拆分出:搜索中台、知识中台、AI中台、技术中台等等。腾讯的数据中台,包括:用户中台、内容中台、应用中台等;技术中台,包括:通信中台、AI中台、安全中台等。
中台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碎片化中台”时代。
为什么互联网各大厂都在拆中台?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逐一探讨。
1、从“业务中台”到“碎片化中台”的演进
从中台演进的过程来看,中台的发展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业务中台。企业从业务顶层规划、业务建模开始,梳理出各业务领域的边界、服务能力,进而指导系统的服务化,以及企业数字化建设。
第二,“数据-业务”双中台。企业具备了业务领域建模、数据治理方面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基于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双中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沉淀自己的中台方法论和实践。
第三,碎片化中台。在完成业务中台、数据中台的建设之后,企业组织的效率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企业成本也随之降低。这个时候,中台建设进入到了碎片化中台阶段,组织内部按业务线或职能进行更细粒度拆分,比如:安全中台、财务中台、移动中台、客服中台、供应商中台、物流中台等等。
不管中台如何演变,大家记住一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企业的组织模式,组织模式倒逼着系统架构适应组织架构,所以有了微服务、中台,这就是康威定律。
许多互联网时代的先锋企业,已经敏锐地嗅到了时代的气息,革自己的命,推动企业架构升级。比如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数据-业务双中台”的战略演进,海尔的小微企业、人单模式、创客平台,都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组织变革,组织变革驱动IT架构变革。
2、中台建设的核心:“服务化”胜过“过程”
总的说来,中台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提升体验;二是,降低成本。
体验怎么提升呢?中台只是手段,中台的目的是支撑小前台,通过改善前台来提升用户体验,通过梳理业务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沉淀到中台,以服务化的方式输出,确保最低服务体验标准。
成本如何降低?通过合并重组相似组织来降低,如果系统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就说明公司存在大量重复组织,合并这些组织就能够降低成本,从而提升效能。
中台建设的核心是服务化,通过梳理业务SLA,将企业的能力抽象成为服务,对外提供支撑,提升体验、降低成本。
许多企业借助中台之名,进行权利再分配、给自己建功立业等等,只重视过程,忽略了中台建设的核心是服务化。
3、数据是中台的灵魂
我个人非常认同阿里关于数据的一个观点:“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
企业需要打造业务与数据的闭环,建立起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双轮驱动”的中台体系。
数据是灵魂,数据中台把魂聚集起来,数据在“碎片化中台”里流动,数据就活了,同时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数据的“语言”是统一的,这是数据中台的意义。
数据中台的核心价值是,优化现有业务,助力新业务的创新,打造数据驱动的企业数字化智慧系统。以客户为中心进行精细化运营,以数据为基础支撑商业模式创新,打造持续增值的数据资产。
数据中台是中台建设的重要阶段,数据中台的建立大致可以分为步骤:传统数据仓库、数据湖、数据平台、数据中台。
数据的价值在于流动,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完成企业的数据治理,将数据进行统一化、可视化、价值化,最终驱动企业的业务模式创新、组织变革,赋予企业新的生命力。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4、前中后台,都有自己的中台
“碎片化中台”时代已来,碎片化中台不仅仅指的是企业同时存在多个细分中台,而是中台思想融入到了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每个毛细血管当中。
企业数字化建设当中,无处不中台,因为无论前台还是后台,都需要沉淀SLA,中台的核心就是服务化。
- 中台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等等。
- 中台的实现手段也是丰富的,SOA化、微服务化、企业EAI等等。
从哲学视角来看待中台,它不过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时代下,更符合生产力的一种组织形态、架构形态而已,“碎片化中台”也只是中台演化的一个阶段。
大象无形,大道至简,中台的道是什么?术又是什么?希望通过本文,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随着企业中台实施进入深水区,可借鉴的经验也越来越多,企业以及IT从业者无需过度焦虑,反正上中台找死,不上中台等死,你还焦虑个毛啊,雷军说过,生死看淡,干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