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进度的角度对比华为和小米的测试
上图是小米UI的一周进度图。按照小米UI每周发布的进度,周四一天的内测。我按照华为的流程怎么套都套不出来。
疑惑点在于:
1、内测是指开发人员自测试,还是测试人员的测试?
2、如果是指开发人员自测试,那么测试人员在哪里测试?
3、如果是测试人员测试,那么开发人员的自测试呢?开发转测试的点在哪里?
华为背景的朋友一定会问:测试人员怎么可能用一天的时间完成测试?
也许有人说,小米的效率就是高。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华为的测试流程,你就知道是否可以压缩到一天完成相关的测试。
首先说明一点,华为的软件部门,包括UI、或者网站的开发团队也是按照小步迭代进行开发的,在产品稳定后,新增需求会拆分成细小的版本,进行最短周期的开发测试。也可能华为的拆解需求的能力弱于小米,但是这里我们单纯谈测试流程。
测试是产品开发过程中必不少的环节,在华为的研发人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员是测试人员,华为的测试体系在国内算是起步较早,大概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1) 青铜器时代: 手工作坊式测试
1996年研发测试团队成立
手工作坊方式的研发过程和测试
2) 铁器时代:IPD和CMM阶段
1998年华为与IBM合作,开始引进IPD流程
1999年左右引入CMM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