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电脑搭载的 AI 系统主要为华为自研的 “小艺智能体”,并结合了盘古大模型和DeepSeek 大模型,实现了系统级的 AI 能力整合。看来给大家的想象空间很大。
一、鸿蒙电脑简介
鸿蒙电脑是华为研发的搭载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的 PC 产品。根据公开信息:
背景: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计划在 2025 年 4 月后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 PC,逐步替代 Windows 系统。
系统设计:鸿蒙 PC 版界面包含状态栏(显示输入法、音量、电池等)和应用 Dock 栏,支持多场景应用(如影音、社交、办公等),注重跨设备协同和用户效率。
现状:截至 2025 年 3 月,鸿蒙电脑尚未正式发布,2025年3月20日,余承东官宣5月份面世。
二、鸿蒙电脑的配件
目前公开资料中未明确提及鸿蒙电脑的专属配件,但结合华为现有 PC 产品(如 MateBook 系列)及相关硬件信息,可推测其配件可能包括:
基础配件:电源适配器、USB-C 线缆、扩展坞等。
外设支持:兼容华为或第三方的蓝牙键盘、鼠标、显示器等。
特色配件:可能结合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支持与其他华为设备(如手机、平板)的无缝连接,例如通过 “超级终端” 功能共享配件。
三、鸿蒙电脑的开发语言
鸿蒙系统的开发语言具有多样性,覆盖不同层级的需求:
系统底层:
C/C++:用于开发鸿蒙内核(如微内核 LiteOS)、底层驱动及系统服务,因其高效性和直接硬件操作能力。
应用层开发:
Java:主要用于应用层开发,借助其跨平台性和丰富的类库支持。
JavaScript/Kotlin:支持 Web 应用开发和更简洁的语法,提升开发灵活性。
多语言支持:鸿蒙提供统一开发框架(如 HUAWEI DevEco),允许开发者 “一次开发,多端部署”,适配不同设备。
四、鸿蒙电脑不使用云电脑的原因
生态与兼容性:
鸿蒙系统在 PC 端的应用生态尚在建设中,云电脑依赖大量云端应用和服务,而鸿蒙需优先解决本地应用的适配问题(如办公软件、硬件驱动)。
硬件独立性:
华为推出鸿蒙电脑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硬件与系统的自主可控,减少对外部技术(如 x86 架构、Windows)的依赖。云电脑模式可能削弱这一独立性。
用户体验与性能:
云电脑受网络稳定性影响较大,而鸿蒙电脑作为本地设备,能提供更稳定、低延迟的操作体验,尤其适合需要高性能的办公或创作场景。
战略定位:
鸿蒙系统强调 “万物互联”,通过本地设备的协同(如多端流转)提升体验,而非依赖云端。华为更倾向于打造独立、完整的终端生态。
鸿蒙电脑是华为为应对制裁、推动自主创新而研发的 PC 产品,其配件和开发语言均围绕鸿蒙系统的分布式特性设计,而不采用云电脑模式则是出于生态建设、硬件独立性及用户体验的综合考量。
信创的威力
华为自产电脑(如鸿蒙 PC、搭载鲲鹏 CPU 的商用 AI 笔记本)通过采用国产芯片(如麒麟 9000C、鲲鹏 CPU)和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实现了硬件和软件的自主可控,符合信创 “减少对国外技术依赖” 的核心目标。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 PC 将全面转向 “国产芯片 + 鸿蒙操作系统” 方案,国产化率近 100%。
程序员的转行开始了! 以后华为OS将开辟操作系统的半壁江山!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