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PT-RS(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与下行PT-RS用途相同,这里我们套用下行PT-RS的描述:Phase-tracking 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是NR新增的参考信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 用于发送方和接收方校正由于晶振相位误差引起的干扰。
- 用于抑制频域上(尤其是高频毫米波)的相位噪音和常见的相位误差。
- 在上行和下行信道中均有phase-tracking RS。
Sequence generation
如果没有开启transform precoding功能,在layer j子载波k上预编码的PT-RS由下式给出:

如果开启transform precoding功能,在tranform precoding之前,PT-RS
要映射到位置m上,m取决于PT-RS group 的数量、每个PT-RS group的采样数量 以及PUSCH传输的子载波数量 ,该3个变量的值通过Table 6.4.1.2.2.2-1获取:


Resource Mapping
I. Transform precoding is not enabled
本场景对应的PUSCH传输时基于OFDM的上行传输,终端应只在用于PUSCH传输的RB中传输PT-RS。
PUSCH PT-RS应按照如下公式映射到相关RE上:

相对于PUSCH资源开始位置的时域索引定义如下:
1. 设置
;
2. 如果在区间
中的任何符号与用于PUSCH DMRS的符号相重叠,则:
- 设置
;
- 如果是single-symbol DMRS,设置
为DMR符号的符号索引;如果是double-symbol DMRS, 设置
为DMRS符号的第二个符号的符号索引;
- 只要
仍然处于PUSCH资源内,从步骤2开始重复
3. 将
加入到PT_RS的时域索引集合里
4. ;
5. 只要
在时域上仍然处于PUSCH资源范围内,从步骤2 开始重复。
从以上我们可以知道,PUSCH PT-RS从PUSCH传输的第一个OFDM symbol开始占用,在时域上的位置与PUSCH DMRS位置相关,即PT-RS相对于PUSCH DMRS的位置为:
1.如果PUSCH DMRS为single-symbol DMRS,则PT-RS在时域上的位置为:DMRS符号索引+
2.如果PUSCH DMRS为double-symbol DMRS,则PT-RS在时域上的位置为:DMRS第2个符号索引+
总结一下:
- PUSCH PT-RS从PUSCH传输的第一个OFDM symbol开始占用,并从该symbol开始按照
的长度占用PUSCH时域上的OFDM symbol。
- 在时域上不与PUSCH DMRS重叠。
- 在遇到PUSCH DMRS后,重新从0开始计算,经过
个symbol后再占用PUSCH时域上的OFDM symbol。
出于PT-RS映射目的,用于PUSCH传输的RB资源从被调度的最小序号RB到被调度的最高序号RB按照从0到
的序号排序。在这些RB中的对应的子载波按照升序从最低频域开始从0到
按照升序排序。映射到PT-RS的子载波由以下公式给出: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
- PT-RS在频域上的位置和终端的C-RNTI相关,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不同终端之间的PT-RS在频域上相互冲突的可能性。
- PT-RS在频域上是每2个或者每4个PRB发送一次(具体取决于
的取值)。
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
例1. 前置条件:
- PUSCH映射类型A,dmrs-TypeA-Position = ‘pos2’,dmrs-AdditionalPosition='pos0', configuration Type 1, single-symbol DMRS
- PUSCH在时域上的长度14 symbols,intra-slot hopping disable,
, C-RNTI = 66
,
47 | ||||||||||||||
46 | ||||||||||||||
45 | ||||||||||||||
44 | ||||||||||||||
43 | ||||||||||||||
42 | ||||||||||||||
41 | ||||||||||||||
40 | ||||||||||||||
39 | ||||||||||||||
38 | ||||||||||||||
37 | ||||||||||||||
36 | ||||||||||||||
35 | ||||||||||||||
34 | ||||||||||||||
33 | ||||||||||||||
32 | ||||||||||||||
31 | ||||||||||||||
30 |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