膦配体化合物催化剂-Pt(Me-Duphos)催化二取代膦氢与丙烯腈和丙烯酸酯不对称加成反应
对不饱和烯烃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有三种主要类型:
- 膦酸二酯(RO)2P(O)的加成(hydrophosphonylation);
- 二取代氧膦(R2P(O)H)加成(hydrophosphinylation);
- 膦氢化合物加成。
在这三个类别中,不对称膦氢化加成是产生手性叔膦的直接方法。烯烃的膦氢化加成反应不仅100%的原子经济性,而且可以直接有效的构建光学活性膦化合物。含碳、杂原子(如氮、硫、硼、硅)亲核试剂与烯烃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近年来发展快速。相比而言,磷亲核试剂却较少应用于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 主要原因之一是磷亲核试剂对加成反应中常用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有较强的配位能力, 容易使催化剂失活,同时,产物本身也是配体,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不对称催化的膦氢化发展相对缓慢,2000年开创性的报道了Pt(Me-Duphos)催化的二取代膦氢与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虽然较高的对映选择性只有27%.2004年,报道了Ni(Pigiphos)催化的二取代膦氢对α-甲基丙烯腈的加成,较高的对映选择性可以达到94% ee,但反应的底物仅限于α-甲基丙烯腈。报道了手性PCP-钳形钯配合物和手性环钯催化剂催化的缺电子烯酮的膦氢化反应。紧随其后,一系列钯催化的二芳基膦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的反应开始报道。虽然缺电子双键的不对称膦氢化已经实现了良好的立体选择性,但是涉及到非极性活化的C= C键底物仍然没有报道,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易电子活化的烯烃,简单/非极性烯烃的反应更加惰性。
在苯并杂原子降冰片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开环及加成反应有一系列研究报道,都能够实现优异的收率和手性控制。杂双环二烯作为一类非吸电子基团活化的烯烃,具有特殊反应性能。
同时我们选择对杂双环二烯的膦氢化,是考虑到所获得的产物作为新型手性膦配体会具有以下优势,杂环二烯的刚性骨架产生的角度应力,以及杂环二烯烃桥上的杂原子可为过渡金属提供额外的配位点。这些特点形成的手性双齿配体,在后续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实现了高水平的手性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