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固态储氢材料-多孔材料和金属氢化物

室温固态储氢材料-多孔材料和金属氢化物

室温固态储氢材料-多孔材料和金属氢化物

随着能源结构从传统的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变,“氢经济”已成为当前炙手可热的话题。而在整个氢能供应链中,如何高密度安全储运氢是目前较大的瓶颈和挑战。尤其是,对于车载应用,储氢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高重量和体积容量,高存储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快速动力学,接近环境的工作条件,高安全性和低成本。

固态储氢材料的挑战

采用固态储氢不仅可以大幅提高体积储氢密度,还提高储运氢的安全性,为解决人们较关心的氢能高密度储存和安全应用这两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发了多种固态氢存储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

1)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氢分子。其优点是具有较大的储存容量,出色的动力学性能和循环性能。但是,由于吸附力弱,因此必须在极低的温度(如-200 ℃)和高压下才能操作。

2)金属氢化物,可通过化学键捕获氢分子。传统的金属氢化物对氢的化学吸附强度高,且可以在环境条件下存储/释放氢,但却面临着存储容量的问题(小于2 wt%)。虽然近年来基于Mg的轻质金属氢化物表现出较高的储氢能力高,过强的化学键导致释放氢的困难,通常需要300-400°C的高温才能克服热力学的能量障碍,增加了热管理成本,并使储氢系统复杂化。

因此,在环境条件下开发高容量储氢材料仍然是储氢领域的长期目标。

Ti-B2C复合低维储氢材料

多元活性金属/石墨烯复合储氢材料

Al-Cu-Fe纳米非晶合金

Mg/ZrNiV复合储氢材料

新型储氢复合材料Mg/MWNTs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