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调频发射极

本文介绍了作者测试一个简单的10MHz调频发射电路的过程,使用有源晶振和音频信号产生调频广播,观察并验证了不同倍频下的收音效果,展示了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在电路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极简调频广播电路

 

01 频发射机


一、前言

  今天一大早看到B站朋友留言,  提到一个有趣的电路。  希望我能够帮助测试一下。 打开链接, 可以看到, 这个视频给出的电路非常简单, 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调频发射电路。  利用一个晶振, 将音频信号引入它的工作电压, 便可以改变它的输出频率。  晶振信号频率为 10MHz,  但是调频收音机能够接收到的频段为 87MHz到 108MHz,  所以, 是利用了晶振信号的 9 倍频和 10倍频信号作为调频载波, 形成调频广播信号的。 这个内容正好和这周我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解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理论有联系。 所以下面测试一下这个电路, 这样下次课上可以用作课堂演示。

GM1711710324_1920_1080.MP4|_-8

▲ 图1.1.1 发射极电路图

▲ 图1.1.1 发射极电路图

二、电路设计

  我们的印象中, 晶振总是能够输出稳定的频率信号。  对于它可以通过工作电源来改变频率的特性还比较陌生。   前面, 我先进行了一个实验, 使用FA-2 频率计测量了晶振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不测不知道, 一测吓一跳。  晶振输出信号的频率的确和电压有关系, 详细大家可以看我发布的上一个视频。  在工作电压从 4.5V 到5.5V 的变化过程中, 8MHz的晶振的频率居然可以变化 260Hz。 这证明了上面简单调频发射电路的调频原理。

GM1711710643_1920_1080.MP4|_-6
  下面设计测试电路。  电路核心采用了手边的一个 8MHz的有源晶振。  前面是音频输入信号, 其中 LC是将 E 类音响输出信号进行滤波。  晶振输出信号通过POUT连接外部天线。  工作电源从 5V 到 9V。  这是电源指示的LED。  设计电路,  使用单面布线, 使得电路板适合一分钟制板。

GM1711706536_1920_1080.MP4|_-9

▲ 图1.2.1 测试电路板PCB

▲ 图1.2.1 测试电路板PCB

AD\Test\2024\March\CRYCLKBoard.SchDoc

  一分钟之后, 得到了测试电路板。  电路板制作的非常完美。

GM1711706334_1920_1080.MP4|_-2
  将电路焊接完毕, 首先接上5V工作电源。 通过信号源 DG1062输入正弦波调制信号。  调制信号的频率为 3kHz, 峰峰值 1V。  使用一根软线当做天线。 将有源晶振的输出引出。  此时, 旁边的调频收音机在88MHz处, 接收到调频信号。 这是8MHz的 11 倍频。  收到的调频信号在附近的两个电台中间。  调整到 96MHz, 对应 8MHz的12倍频。 也能够收到调频信号。   在104MHz处, 也就是 13 倍频处, 也可以听到调频声音。 不过北京地区在 103.9MHz处有一个交通台, 所以被干扰。  调频声音被 交通台压制了。  最稳定的还是在 11倍频处的调频信号。  下面, 使用一个小型音箱提供音乐调制信号, 此时可以接收到音乐调频信号。

GM1711709171_1920_1080.MP4|_-10

 

  结 ※


  文测试了利用有源晶振的谐波发送调频广播的电路。 使用了手边的一个 8MHz 的晶振, 发送来自小型音箱的音乐信号。 可以在附近的调频收音机中接收到调频广播。 分别在 88MHz, 96MHz, 以及 104MHz处收到调频广播信号。  由此展示了这个简单的调频发射电路的功能。 也可以显示周期信号傅里叶级数分解的实际功效。 下面再听一下这个调频广播的效果。 说实在的, 声音还是有点失真。

GM1711709814_1920_1080.MP4|_-5


■ 相关文献链接:

● 相关图表链接:

### 语音调频发射的技术原理与实现方法 #### 1. 技术背景 无线通信中的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FM)是一种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递信息的调制方式。相比于调幅(Amplitude Modulation, AM),调频能够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因此广泛用于语音信号传输[^2]。 #### 2. 基本工作原理 调频的核心在于将基带信号(如语音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的变化频率。具体来说,当输入的音频信号发生变化时,载波的瞬时频率会随之变化,而其幅度保持恒定。这种特性使得调频信号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更稳定地传播[^3]。 #### 3. 实现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音调频发射器实现方法: ##### (1) **基于模拟器件的传统方案** 该方案通常使用专用集成电路(IC)完成调频过程。例如,在引用中提到的BH1415F芯片被用来生成稳定的调频信号[^1]。此类设计的特点包括: - 频率范围固定于88 MHz至98 MHz之间; - 支持单声道或立体声模式切换; - 可调节步长精确到0.1 MHz。 示例代码展示如何初始化一个简单的PWM输出作为基础频率源(伪代码形式): ```python def generate_pwm(frequency): """Generate PWM signal with given frequency.""" period = 1 / frequency high_time = period * 0.5 # Duty cycle of 50% while True: set_high() # Set output pin to HIGH delay(high_time) set_low() # Set output pin to LOW delay(period - high_time) # Example usage for generating a carrier wave at 90 MHz generate_pwm(90e6) ``` ##### (2)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化控制** 现代小型化设备常采用微控制器单元(MCU)配合外围硬件完成整个系统功能。文中提及AT89S52单片机负责管理发射频率并驱动显示屏显示当前状态。这种方式的优势体现在成本低廉且易于扩展其他辅助功能上。 ##### (3) **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平台**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应用转向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解决方案——即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带有ARM Cortex-A9处理器核的Zynq SoC加上高性能模数转换器(ADC)/数模转换器(DAC),比如AD9361模块构建完整的FM收发链路。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物理层设计还提供了极大的适应性和升级潜力。 #### 4. 关键组件介绍 - **BH1415F**: 这是一款专为VHF/UHF频段设计的低功耗RF振荡器/倍频器,非常适合制作便携式的个人电台项目。 - **AT89S52**: 属于经典的8位AVR系列单片机之一,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丰富的I/O资源去处理基本的数据采集以及逻辑判断任务。 #### 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传统硬连线型还是新兴软硬件协同型架构都可以很好地达成高质量的声音传送目标。然而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则需权衡各方面因素做出最佳选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卓晴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