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3月份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4)上,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彼得博士介绍了一款即将面世的产品。他向听众表示,与磁带存储相比,该设备可以降低20%的总连接成本,而与硬盘相比,其能耗可降低90%。这一介绍引发了存储圈的强烈好奇心
华为发言人表示:“华为的磁电盘(MED)针对磁介质进行了全新的创新。第一代MED将以大容量磁盘形式出现,单机架容量将超过10PB,且功耗小于2KW。对于第一代MED产品,我们将主要定位为档案存储用途,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在海外发布。”
华为声称,新的MED技术能够支持单机架容量超过10PB,而能耗却不到2千瓦。相较于现有的磁带存储和传统硬盘存储方案,OceanStor北极系列产品预计能将连接成本较磁带存储降低20%,并将能耗较传统硬盘降低高达90%。举例来说,目前标准的42U机架通常可容纳多达288块硬盘,最大存储容量约为8.64PB,能耗约为2.88千瓦。华为MED技术在能耗上的巨大差异充分彰显出其突破性特征。
近期,外网针对MED有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报道:Magneto-Electric Disk (MED) 存储技术结合了固态硬盘(SSD)和华为自研的磁带驱动器,旨在提供温数据(近线)和冷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华为希望通过 MED 技术,构建一个从高速 SSD 存储热数据到 MED 存储温数据和冷数据的完整存储体系,完全跳过传统的硬盘驱动器。
MED设备的尺寸约为7英寸,对外呈现的是类似于硬盘的块存储接口。使用NAND闪存,用于高速读写温数据。华为自主研发了磁带介质和读写技术,不依赖IBM的LTO磁带驱动器技术和由富士胶片和索尼生产的LTO磁带介质,磁带介质的长度约为LTO磁带的一半,但面密度更高。
- 数据写入:
-
- 数据首先通过 SSD 以 NAND速度写入。
- 然后,数据被顺序流式写入磁带,形成冷数据存档。
- 数据读取:
-
- 温数据可以直接从 SSD 以 NAND 速度读取。
- 冷数据需要从磁带上读取,这可能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来定位和移动磁带到正确位置。
- 元数据管理:所有元数据都存储在 NAND 中,用于快速定位数据。
MED系统及其组件受到专利保护,确保了技术的独特性和安全性,发布计划如下:
- 第一代 MED:预计2025年推出,容量为72TB(不确定是原始数据还是压缩数据),功耗仅为硬盘的10%。比同等容量的磁带系统低20%。传输速率达到8GB/s。单个机架可容纳超过10PB的数据,功耗低于2kW。
- 第二代 MED:预计2026年至2027年推出,尺寸为3.5英寸盘,磁带长度更短,面密度更高。
MED系统,从传统的“SSD-HDD-磁带”三层存储体系简化为“SSD-MED”两层体系,降低了管理和维护的复杂性。MED 设备功耗低,占用空间少,适合数据中心和公共云存储。相比传统磁带系统,MED 提供更快的数据读写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