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电路CC1和CC2的下拉电阻

0.24pin版本的type-c的引脚定义:

1.CC1和CC2都NC会发生什么?

如果处于悬空状态A->C的可以供电,C->C就没电,因为C口电源检测不到CC不给电。如果是A口的充电头CC不焊接电阻没问题.C口输出的充电头,CC 两个都要接下拉电阻,不接的话没有输出。

2.CC1和CC2接电阻接地或接电源?

USB-PD对电源设备的识别 是依靠这两个引脚的,向供电端请求电源供给。在简单的设计中,通过CC1和CC2各自独立 下拉一个5.1k电阻到地 即可。而对于需要用到大功率供电或者高清视频传输功能的嵌入式设计,则必须要使用USB-PD控制芯片。

识别设备用的,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就是设备插入了,这个有接口标准协议的规定的
一般USB阻抗匹配的电阻也就是4.7K~5.1K左右就能识别到

加了之后可以支持双type-C口的充电线充电

### Type-C 接口中 CC1 CC2 引脚的区别及作用 在 USB Type-C 连接器设计中,CC (Configuration Channel) 引脚用于配置通道通信。具体来说,Type-C 插头插座各有两个 CC 引脚,分别是 CC1 CC2。 #### 配置通道功能 CC1 CC2 的主要职责是在设备之间传输配置信号并管理电源分配。这两个引脚可以互换使用来实现相同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中有细微差别: - **冗余性可靠性**: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防止误操作,通常会将一个 CC 引脚作为主信道而另一个作为备用或辅助信道[^1]。 - **角色识别**:通过检测 CC 线上的不同电阻组合(上拉 Rp 或者下拉 Rd),主机 DFP (Downstream Facing Port) 可以区分自己是源还是宿 UFP (Upstream Facing Port),从而决定是否开启 VBUS 并提供电力支持[^4]。 #### 功率输送机制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电缆,比如主动式线缆 Active Cable, 它们可能内置了额外电路如 eMarker 芯片,这时就需要利用其中一个 CC 引脚来进行供电控制: - 如果一条线缆内部有一个 CC Pin 下拉了一个特定范围内的电阻 Ra,则表明这是一个需要外部供电才能正常工作的主动式线缆; - 此时另一侧的 DFP 设备一旦探测到了该特征性的 Ra 值就会启动其对应的 CC Pin 输出 VCONN 来为这条线缆供电[^2]。 ```python def detect_cable_type(cc_pin_resistance): """基于CC引脚电阻值判断线缆类型""" if cc_pin_resistance >= 800 and cc_pin_resistance <= 1200: return "Active Cable" elif cc_pin_resistance == float('inf'): # 表示开路状态 return "Passive Cable" else: raise ValueError("Unknown cable type") print(detect_cable_type(1000)) # 应输出 'Active Cabl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