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种思维模型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8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一、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求:

        1、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求和生理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

        2、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求,称为高级需求,它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五个层次的需求,从最低级的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衣服等),依次经过安全需求(安全,健康保证),社会需求(亲情,友情),尊重需求(成就,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价值观,引导力)。

 

        通常人们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

        五种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呈金字塔模型,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二、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

        1、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会出现;

        2、在多种需求未获得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

        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通俗理解: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求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它什么都不重要。

        但安全、爱与尊重需求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的后退了,当人从生理需求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如安全的需求。

三、马斯洛需求理论基本内容

        1、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生理需求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也称级别最低、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它满足人们能够维持自我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要动力。

        2、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例如:自身安全、财产安全、精神安全等,安全需求代表人们缺乏安全感,需要保护自身安全。

        3、社交需求(Belonging and Love)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这个需求不仅仅指人们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还包括希望拥有归属感,它包含友情、爱情、归属感等。

        4、尊重需求(Esteem needs)

        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人们在这个阶段渴望受到认同与尊重,尊重需求既包含自我尊重也包含对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针对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获得的需求,只有前面四项需求都能满足,最高层次的需求才能相继产生,是一种衍生性需求,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使之完善,实现自我价值。

 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评价

        1、积极方面

        (1)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需求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求处于从属地位。这一点对于管理工作具有启发意义。

        (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

        2、消极方面

        (1)需求层次理论存在着人本主义局限性。

        (2)人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因,而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人的动机是由人的需求决定的。

        (3)需求归类有重叠倾向。

        (4)需求层次理论具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5)需求满足的标准和程度是模糊的。

        (6)大多数行为是多动机的,即同时由多个基本需求决定,理论并未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中被列为高频考点,要求考生掌握定义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我们来说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人绝对不能满足于一个阶段停滞不前,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层次。

        这让我想起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里的一段话:“我站在一楼,有人骂我,我听见了很生气。我站在十楼,有人骂我,我听不太清楚,还以为是他在和我打招呼。我站在一百楼,有人骂我,我根本看不见,也听不见。”

        一个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缺乏高度,层次太低看到的都是问题,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放大我们的格局,提高我们的层次,人生将会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无论处在哪个层级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下一层级去哪里,有了目标,坚定前行,目标何愁不能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变压器励磁涌流仿真模型的方法和技术。首先介绍了空载合闸励磁涌流仿真模型的搭建步骤,包括选择和配置电源模块、变压器模块以及设置相关参数。文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代码生成交流电压信号和设置变压器的变比,同时强调了铁芯饱和特性和合闸角控制的重要性。此外,还讨论了电源简化模型的应用及其优势,如使用受控电压源替代复杂电源模块。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仿真结果,文章提供了绘制励磁涌流曲线的具体方法,并展示了如何提取和分析涌流特征量,如谐波含量和谐波畸变率。最后,文章指出通过调整电源和变压器参数,可以实现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定制化仿真,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变压器设计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变压器励磁涌流特性的研究人员,旨在帮助他们掌握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对励磁涌流现象的理解和预测能力,进而优化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建模步骤和代码示例,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如考虑磁滞效应对涌流的影响、避免理想断路器带来的误差等。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在实践中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仿真结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無薪法师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