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 人性假设理论
(一)
- X理论:以消极的眼光去看待员工,认为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组织目标,懒惰,容易受别人影响,一切以金钱利益为导向。(采取“严厉的”或“强硬的”管理方式,对企业成员的行为进行严密的监督和严格的控制,通常以金钱作为激励人们的主要手段。)
- Y理论:与X理论完全相反。以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员工,认为其是抱着各样的愿望与需求加入公司的,形式组织和管理方法要与工作性质和人们的需要相适应,当目标实现后,可以激起员工的胜任感和满足感,为实现新的目标而努力。(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二、激励理论
-
行为周期的基本模型
综上图:
a.行为是因感受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动机驱使发生的;
b.行为是有方向性的,是为了获得能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c.行为终止于需要的满足,以满足了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性;
d.要激励起行为,一要了解被激励者有何需求,二要掌握有何可以满足其需要的资源。 -
激励与绩效
以上涉及两个问题:
1、员工有什么需要? 2、员工的行为怎么被引导而发生改变?
激励理论可以解答这两个问题。 -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理论
a.生理需求: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
b.安全需求:保证身心免受伤害;
c.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感情,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d.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和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
赫伯斯特的双因素论
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要激励员工必须让他们明白:a.工作能提供给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b.他们欲求的东西是和绩效联系在一起的;c.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提高他们的绩效。 -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加密切。
公式:op/ip=oc/ic
解释:
op 自己对所获报酬的感觉
oc 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p 自己对个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ic 自己对他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2、强化理论
-
强化管理理论的内容
指增强某人之前的某种行为重复出现次数的一种权变措施。管理人员可通过强化的手段,营造一种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环境和氛围,以使组织成员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
强化管理的四种方式
1、正强化
2、惩罚
3、负强化
4、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