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软件产品的易用性(二)

3 易用性解读
    标准规定了5个方面,头3个是从“学+理解-->走向-->应用”的思维方式发展的。
    第四个(吸引性)是易用性的一个“属性”,表明“易用”应该具有的特征。
    第五个(依从性)是易用性的一个外部相关的“属性”,表明“易用性”这个对象的对外关系。
    易理解、易学习,是2个相辅相成的概念,软件是否能实现这2个点,首先依赖于其功能的大小。小软件,功能简单,只简单看界面(或--help)就能明白,所以,可不在讨论之列。大的软件,功能复杂,怎么简化用户操作和学习理解的难度,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人理解复杂问题的方式,无非是化整为零、层次分解、循序渐进(时间维度)。
    所以,软件开发,模块化、类化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体现。解决易理解、易学习,也应遵从人的思维方式,开发的时候,就要模块化、解耦,使得系统的子部分尽可能简单。
    很多软件,功能相似不相上下,此时,用户的“粘”度,决定着软件的成功与否。吸引用户使用,才能走向成功。现实中,很多程序员,埋头苦干,为了功能强大而编写高质量代码,有的却偏离了用户“易用性”的需求,弄出个大而复杂的东西,无人问津,实为可惜、实为浪费。
    多揣摩用户的心思,在产品的需求、设计、测试阶段,都去想想,用户会怎么用我的这个东东,很为必要。这其实是一个基本原则。
    
    对于大型软件,易理解、易学习,主要是对架构设计、联机帮助提出要求;前者要求模块化,后者要求有清晰的文档帮助系统。
    易理解,对于用户可见部分,一定要统一,表述一致。如技术白皮书和联机帮助,如果说法不一,必对用户造成混淆。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个公司整体协同性的能力。
    易学习,对于UI的设计、联机帮助系统编写,要求较高。UI布局、文字表述,都制约着易学习这一特性。
    
    曾看过一个观点: 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http://community.kingdee.com/pages/daibaochun/blog/archive/2008/01/25/273943.aspx)。
    很认同本观点。自己的产品如何能为用户提高其工作效率、如何能让用户的注意力集中,是软件从业人员时时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