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Des系列之码间干扰的概念

        码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ISI)源于抖动定义中的数据相关抖动(Data-Dependent Jitter - DJD),由下图可知,DDJ由DCD和ISI组成:

        DCD是占空比失真,可能由于脉冲宽度的参考电压值发生偏差或者正负数据切换时的传播延迟不同而导致的;

        ISI出现在传输介质或者元器件的带宽小于所发送的信号带宽时,从时域角度来看,传输路径的带宽限制会使发送信号的上升沿的变化速率变慢,有可能对信号造成高频衰减,并影响到实际数字逻辑电平的转换时序。

        如下图实例所示,在点A之前出现的“1010”数据格式具有均匀的脉冲宽度和切换时间,而点A持续的一系列逻辑高电平“1”将传输介质充电到一个更高的电压上,导致了点B状态切换所需要的时间变长,这个延时的时间会继续占用到点C的状态切换时间,导致信号没有时间达到充分的稳态电平,随后一长串“0”的出现,又继续影响到点D达不到稳定的阈值电平。

        由上述可知,ISI所造成的抖动取决于所发送的数据格式,如果传输介质的带宽有限,运行连续长度更长的数据将会导致更高的抖动。

        另外,传输路径上的阻抗不连续和不正确的端接处理所形成的反射也会造成ISI,阻抗不连续不仅会造成带宽的降低,而且,如果反射的信号到达发射器或接收器的时间与信号边沿时间相当时,反射还会影响到时序的切换,受此影响,如下图黑色箭头所示,信号切换所产生的反射可能在若干个数据位后才会显现出来,这种反射会以DDJ的形式出现在信号眼图中。

        通过降低阻抗不连续和将合适的终端放置在尽可能靠近接收器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反射所造成的抖动,带宽受限所造成的抖动可通过选用带宽更高的传输介质或使用带有发送预加重或接收均衡的芯片来解决。

前文阅读

[1] SerDes系列之电路技术概述-CSDN博客

参考文献

[1] LVDS Owner’s Manual, TI;

[2] An En gi neer’s Guide to Automated Testing of High-Speed Interfaces, José Moreira;

[3] 高速系统设计-抖动、噪声和信号完整性,李玉山等译。

  • 3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一只豌豆象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