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压迫感”

“压迫感”(oppressiveness):形容城市空间中的高楼会对居民带来消极的心理压力。 

Matsuda(1995)曾提出,“在对城市空间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周遭的建筑常被认为会引发心理上的不悦感。”


建筑的物理变量会影响“压迫感”,在研究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configuration factor(形态率),单位%

武井等人(1977)将建筑物外形的水平面立体角投射率定义为形态率。

//形态率根据武井的描述,是对建筑的立体角率建筑高度的加权,但是尚未在其研究中找到明确的计算公式。并且在后续研究当中,形态率的地位逐渐被建筑的立体角率取代,在后人研究当中也未查到相关公式。

2.solid angle rate(立体角率),单位%

立体角在物理学上就被广泛运用了,数学定义是面S对点P的立体角:

\Omega =A/r^{2}(A:面S在球面上的投影面积;r:球体半径)

立体角率最早被武井运用在压迫感的研究当中,在研究中一般指代的是建筑的立体角率,即建筑在人的眼球上的投影面积占眼球总面积的比例。

在Takaaki的研究当中,是使用焦距为4.5mm的鱼眼镜头,以人视高度(1.65m)对环境进行拍摄,水平角度拍摄角度为360度(人的转向),垂直拍摄角度为90度(抬头角度)。然后计算镜头画面中特定要素区域的占比(在此一般定义为建筑的占比)。

3.sky factor(天空要素)/trees factor(建筑立面植被要素),单位%

天空要素/建筑立面植被要素的计算方法和建筑立体角率的计算方式基本一致,即换成天空/绿植占据镜头拍摄画面的占比。

4.visible area of the building(建筑的可视区域)

武井在1977年的研究当中有所提及,但是并未深入且量化研究。后人的研究当中也并未提及。

5.amount of trees(树的数量)

Takaaki在研究当中虽然将树的数量作为变量来对样本场景进行了设置,但是在相关性研究当中采用的是solid angle rate of trees(行道树的立体角率)来进行拟合。


对于压迫感表达公式,随着研究的推进也一直在更替:

1. 压迫感-形态率(1977)

根据武井等的研究,住宅地区中的一栋高层建筑物的压迫感和形态率的关系可表达为:

\Psi =30.2c^{0.80}\Psi:压迫感;c:形态率)

武井等人的研究表明,住宅区中引起压迫感的形态率存在着极限值为8%,当建筑的形态率为4%时就已经需要将其带来的压迫感纳入考虑范围中了。

2.压迫感-建筑立体角率-距离(2007)

Hwang等研究补充了武井的结论,认为压迫感也受距离的影响:

\Psi =\sum \Omega \Gamma ^{3}\Omega:建筑的立体角率;\Gamma:人到建筑界面的距离)

3.压迫感-立体角率(2011)

Byun等研究证明,立体角是建筑造成压迫感更好的解释:

\Psi =\Omega

4.压迫感-建筑立体角率-绿化立体角率(2012)

Takaaki等新的研究证明,对于绿化和天空需要另外讨论并纳入对压迫感的影响当中:

\Psi =\sum \left (\Omega_{B}-\Omega_{TCB} \right )\Gamma ^{3}\Omega _{B}:建筑的立体角率;\Omega _{TCB}:建筑立面绿化的立体角率;\Gamma:人到建筑界面的距离)

这一公式将绿化和建筑分开进行考虑,进一步论证了Ulrich的减压理论。但实际上Takaaki也在研究中提到,在城市中对道路进行绿化的布置也不能没有上限来进行考虑,过度的绿化会导致天空被遮蔽,而且也会侵占道路,使得行人与建筑更加接近,从而带来负面的影响。


基于知网的文献调查:

使用“oppressiveness”这一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检索,国内仅找到两篇文献,分别发表于华中建筑(2014)和安徽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7);英文文献仅找到一篇,即Takaaki于2012年的研究。

虽然英文文献数量可能由于知网数据库的原因存在着误差,但是这一数据足以佐证国内对于城市压迫感的研究极少,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现有的城市压迫感研究基本集中在日本,符合日本高密度城市现状的特征。并且相关的研究基本运用的手段都停留在利用CG图片放映作为实验模拟手段、SD法作为心理测量手段,而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较少。


一些对未来的设想:

1. 立体角理论是基于视觉成像机理而产生的理论,其正确性毋需再多加考证。但是人在空间中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运动的。是否能运用新的技术来对动态的立体角进行计算和捕捉?或许利用语义分割的手段可以做到,但是目前的语义分割手段只能运用在正常镜头的图片当中,对于鱼眼镜头的数据该如何处理还需进一步考虑。

2. 压迫感研究一开始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进行,而后才逐步与疗愈环境理论相结合,比如Ulrich的SRT理论和Kplan的ART理论,在如今是否能进一步的将疗愈环境研究成果与压迫感研究进一步结合,提出一些对于缓解高密度城市建筑压迫感的设计指导。

3. 实验的手段是毋庸置疑可以进一步补足的,利用VR技术可以更加真实的模拟城市高层所带来的压迫感,人因分析的手段也能更加客观的呈现压迫感给人的生理指标带来的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