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嵌入式硬件设计的电源户口本,直接决定芯片能不能活、活得好不好!
缩写 | 含义(英文) | 中文解释 |
---|---|---|
VCC | Voltage at the Collector | 集电极电压(双极管用) |
VDD | Voltage at the Drain | 漏极电压(MOS管用) |
VEE | Voltage at the Emitter | 发射极电压(双极管用) |
VSS | Voltage at the Source | 源极电压(MOS管用) |
一句话总结:
-
看第二个字母:C/D对应正极,E/S对应负极/接地。
-
看器件类型:双极管用C/E(VCC/VEE),MOS管用D/S(VDD/VSS)。
VCC、VDD、VEE、VSS干啥用?
-
供电:给MCU(单片机)、传感器、外设芯片“喂电”。
-
接地:给电流一条“回家的路”,保证电路稳定。
-
隔离干扰:区分模拟和数字电源(比如AVDD和DVDD),防止信号打架。
二、嵌入式中的典型场景
1. VDD(嵌入式绝对主角)
-
作用:MCU和数字芯片的正电源(比如STM32的VDD引脚)。
-
电压:常见3.3V(低功耗)或5V(老设备)。
-
例子:
-
STM32的VDD:接3.3V,MCU核心供电。
-
传感器(如BMP280):标VDD,需3.3V或5V。
2. VSS(嵌入式的地基)
-
作用:所有电流的最终归宿,接地(0V)。
-
关键细节:
-
PCB布局中,VSS的走线要粗、短,否则噪声干扰大!
-
多个VSS引脚(如MCU的VSS_1、VSS_2)必须全部接地,不能偷懒。
3. VCC(外围设备的“老派电源”)
-
作用:部分外设芯片或接口的正电源(比如5V传感器、USB供电)。
-
例子:
-
USB接口的5V电源常标VCC。
-
老式模块(如某些LCD屏)可能用VCC(5V)。
4. VEE(特殊场合的“备胎”)
-
嵌入式少见:一般用于负电压或模拟电路。
-
例子:
-
运放芯片(如OPAMP)需要±12V供电时,VEE可能接-12V。
-
某些LCD屏的背光驱动需要负压,用VEE。
三、嵌入式设计中的生死注意事项
1. 电压不匹配会烧芯片!
-
经典惨案:
-
把5V传感器(VCC)直接接到3.3V的MCU(VDD),MCU可能冒烟!
-
解决方法:加电平转换电路(如MOS管或专用芯片)。
2. 区分数字和模拟电源
-
AVDD vs. DVDD:
-
MCU的AVDD(模拟电源)给ADC、DAC供电,必须干净(加磁珠滤波)。
-
DVDD(数字电源)可以容忍轻微波动。
-
错误后果:ADC采集的数据全是噪声!
3. 低功耗设计中的电源管理
-
动态关断:不用的外设(如蓝牙模块)关闭VDD供电。
-
电压调节:MCU的VDD从3.3V降到1.8V(睡眠模式),省电!
四、怎么快速区分?
符号 | 嵌入式常见场景 | 电压 | 必死禁忌 |
---|---|---|---|
VDD | MCU核心、传感器、Flash | 3.3V/5V | 接5V到3.3V芯片 |
VSS | 所有接地引脚 | 0V | 接地线太细或未连接 |
VCC | USB、5V外设、老式模块 | 5V | 直接怼3.3V系统 |
VEE | 运放、LCD负压、特殊场景 | -5V/0V | 误接正电压 |
口诀:
-
“新机用VDD,老外设用VCC,接地全靠VSS,负压找VEE”
五、总结(嵌入式工程师的保命指南)
-
VDD是亲儿子:MCU和现代外设的核心电源(3.3V主流)。
-
VSS是命根子:接地不靠谱,轻则数据错乱,重则芯片重启。
-
VCC是外援:接5V设备时,注意电平转换!
-
VEE是备胎:除非做模拟电路或特殊驱动,否则基本用不上。
最后忠告:
-
画PCB时,VDD和VSS的走线要比信号线宽2倍!
-
所有VSS引脚必须接到同一接地平面(别分家)!
-
看到VCC先量电压,别默认它是5V!
附赠案例: 某工程师把Wi-Fi模块的VDD(3.3V)错接到VCC(5V),结果模块发热冒烟——半天工资没了😭。
题外话:
-
有些电路会混用符号(比如用VCC表示任意正极),但实际设计时以芯片手册为准!
-
如果看到VEE是-5V,别慌,它只是双极管电路的“特殊需求”(比如运放需要正负电源)。
✅作者简介:新手懒羊羊
❤欢迎关注我的CSDN:新手懒羊羊
共同学习交流792125321(仅限扣扣,讨论学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