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笔记

本文详细介绍了IBGT的栅极电压控制原理,涉及NPN/PNP结构和PMOS的导通条件。讲解了逆变器电路的升压、驱动技术、死区时间管理以及短路保护设计,强调了MOS管和IBGT的选择策略,还提到了单片机在控制电路中的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知识点补充:IBGT栅极电压控电流。

栅极为正,NPN结构,电流从集电极到发射级

栅极为负,PNP结构,电流从发射级到集电极。PMOS的导通条件是Vgs小于Vth,一般为负,即Vg-Vs小于0 。

推挽电路上管为N,下管为P。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逆变器电路基本结构:

前期升压整流滤波。

芯片驱动,如SG3525,输出信号经过推挽电路的放大作用,增强驱动能力,输出信号再给后级电路。

升压:通过PWM信号控制上下MOS管的导通和关断产生交变电压,通过变压器的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在变压器次级产生交变电压,经过桥式整流滤波得到直流电压。1A=500uF

死区时间:合适,小了尖峰大,大了效率低。1.2-1.3us。

串联谐振回路:输入方波,输出正弦波。解决高压谐振引起的波形变化的方法;变压器次级加电容。

在变压器次级加入开机缓冲电路。

后期驱动H桥式电路和短路保护。

芯片驱动:APR9019驱动IR2110S来输出50hz驱动信号,20khz驱动信号,驱动IBGT(需要较大电流)。

自举电容:在驱动IBGT时候,VCC给自举电容充电,上管导通,发射级浮地,在此加入的自举电容的电压也会到上管的集电极电压。

短路保护电路设计:1.利用电流取样,驱动放大器输出信号给IR2110S来控制高频臂。

  1. 当逆变器短路,IBGT的饱和压降(Uce)迅速增大。可以通过集电极发射级的输出电压比较来保护。

选择合适的MOS管和IBGT:主要是耐压,限流,导通电阻。

根据输入功率,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效率,算出电流,浪涌电流考虑是电流的五倍。

耐压选择:耐压越高,导通电阻越大,功率越低。耐压选两倍以上。

后级耐压同理两倍以上。母线上的限流P=UI,再是五倍来选择。

单片机的控制电路:位置前级驱动卡。驱动控制蜂鸣器,振动管...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