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状态不佳,行动力缺失

现象描述:个人安排事物较多,根据计划详细列出,并进行。但只要一待在“家的环境中”我好似“卸力”,提不起精神、兴趣去按照计划完成。或者效果不佳

(问题归结于心理学相关信息)

以下是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探究:

目录

1.我就是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感觉提不起任何动力,怎么办呢?(我存在部分,但主要不是这个问题)-----内容来自:虎嗅网

一、“无意义感”

二、“感官饱和”

三、解决方案

2.空有想法却难以行动,你不是懒,而是缺乏问题的精确性.(我也存在这个问题,尝试是否能够适应)----内容来自:搜狐网

3.内驱力与动机的细化(掌握基本概要)---内容来自:壹心理

总结


1.我就是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感觉提不起任何动力,怎么办呢?(我存在部分,但主要不是这个问题)-----内容来自:虎嗅网

突然之间觉得一切都十分乏味,什么都不想干,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不由得问自己: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一、“无意义感”

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一种对当下的抽离和“无意义感”,只是程度差别罢了。你可以把它叫做空虚,也可以叫做无聊。

不知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好,可选择的娱乐方式日益丰富,但我们的快乐却并没有变得更多,相反,而是变得越来越少了 —— 我们更容易感到无聊,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觉得一切都那么乏味,令人昏昏欲睡……

说到这个话题,很难不提这么一个经典实验:2014 年的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发现:与其让人们待在一个空房间里15分钟,什么也不做,他们宁愿电击自己,尽管后者会带来轻微的疼痛感。

为什么会如此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天性,一定要时刻保持对环境的关注和觉察,从中发现威胁和机会。这是从远古遗传下来的本能。凡是不具备这个本能的个体,都无法将基因遗传下来。

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大脑是始终需要将注意力投注在某些事物上面的。一旦它发现没有可以投注的对象,就会产生一个空洞 —— 这对于大脑来说,就形成了一个非常态的、不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在外,就是无聊。

换句话说:我们的注意力一刻都不能停下工作,它一定要把目光放在某样事物上面。一旦它发现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抑或非常简单,不存在这样的事物,它就会非常痛苦。为了缓解这种痛苦,我们甚至不惜于伤害自己,因为这种伤害能带来“新鲜感”,唤起注意力。(大脑停机)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而言,无聊实际上是什么呢?是一个警告。它相当于在警示我们:当前的环境对大脑来说已经“不新鲜了”,是时候换一个环境了。

心理学家 Plutchik 也认为:无聊可能是进化出来的,是一种让大脑更有效地进行自我防卫和保护的机制。它有助于我们不断改变和适应环境,从而避免长期停留在一个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环境里面。

所以,如果你感到无聊,那么请打起精神: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它的本质,是你的大脑在告诉你:你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环境,完全适应了当前的生活模式,是时候引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但要注意的是:当我们陷入无聊的时候,另一个东西也特别容易被激活:默认模式网络(DMN)。

原因很简单:大脑发现外在环境没有值得我们去注意的,那么自然而然就会把注意力投注在内在上,也就是激活DMN。

但是,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讲过:当DMN被激活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里,它都不会带来快乐,而是带来种种负面情绪 —— 因为它倾向于把过去发生过的不愉快,一件件拿出来咀嚼、反刍、消化……

因此,无聊本身可能没什么,但它很可能成为降低我们幸福感的催化剂。

二、“感官饱和”

前面讲过,无聊是一种大脑的进化机制,也就是说,它从我们祖先的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但是到了现代,这种情绪逐渐被放大、蔓延,乃至于成为一种“无聊瘟疫”。一个核心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时代的刺激实在过于丰富,我们的感官已经被锤炼得过于强大,远远不满足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了 —— 我把它叫做“感官饱和”

我们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刺激信手拈来:拿起手机,随便打开一个APP,就能逛街、刷消息、看新闻、刷视频……不再需要出门,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选择也同样多到令人目不暇接。

这就造成什么结果呢?我们的注意力一天天被这种模式所刺激和锻炼,于是,它的感知颗粒度变得越来越细、越来越活跃 —— 在以前,我们可能是以天和小时来计时;而现在,我们可能是以分钟来计时。在同样的时间里,以前可能只够走一个场景,现在则足以把一生过一遍。----(导致:1.欲望升级、2.生活快节奏、3.内心急躁---------------这个问题是时代环境造成的,个人只能适应,并找机会从中脱离)

这种日积月累的刺激和训练,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亢奋,越来越容易“按捺不住”。

许多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越来越短的。换句话说:我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慢吞吞的、起承转合的内容和信息,而是希望在更短的时间里面,获得更多的新鲜刺激

因而,一个极其适合这个时代的产物就应运而生了:加速。

有多少人看视频时从来没有倍速播放过?请举手。我想应该没有吧?我自己看视频基本也是1.5~2倍速。

很多人会把此归结于“水”,认为是因为现在的视频太水了,信息量太少,所以观众才不得不加速。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除此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注意力对这个传统的、缓慢的世界已经感到不满足了,它迫切地希望用更多、更高频的信息去填满它,不要让空洞出现。

许多人都有一种感觉:我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难以坐下来,沉浸地看一部老电影,认真地读一本费脑子的书。

但这不是你的错,是这个时代太快了,我们都在时代的浪潮中,被不断裹挟着向前,看着两边的浮光掠影,越来越快地闪过。

木心有一首很经典的诗,叫《从前慢》,里面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现在不是这样了。现在我们只想省略过程,快进到结尾,一分钟里我就要看到结局。

但显而易见,无论这个时代再怎么五光十色,它也不可能全天候24小时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于是,大脑就更容易出现“注意力空洞”,也就是感到无聊和空虚。

随着我们注意力越来越容易“按捺不住”,我们去抑制大脑走神、控制大脑的能力,也就随之降低了。

对注意力来说,时间就像变成了慢动作,被切分成更多、更碎的碎片。它像一个精力旺盛的熊孩子,在这些时间的碎片中不断撒欢、奔跑;而我们的自主意志就像一个上了年纪的家长,在它背后气喘吁吁地追着它。

我们的缰绳,已经抑制不住注意力这匹脱缰之马了。

三、解决方案

所以,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更不容易感到无聊呢?

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它并不取决于你无聊的时候选择做什么,而是取决于你不无聊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这有点像健康:一个人如何让自己保持健康?并不在于你生病的时候吃什么药、如何调理、如何休养,而在于你不生病的时候,能否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饮食和运动习惯。

简而言之:当我们不无聊,有心情,有动力,也有时间的能力,能否抓住这个机会,有意识地去做一些需要慢下来、沉下心、静下来的事情,让已经成为“脱缰之马”的注意力,能稍微慢下来,别那么亢奋?

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 有意识去做一些需要投入精力的事情,让自己从“动脑”“学习”和“思考”中获得乐趣。

越是不劳而获的刺激,越容易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亢奋。久而久之,它就会适应这种“不劳而获”的状态,再也难以长时间地专注在手头的事情上。

因此,不妨在业余生活中多去尝试一些需要动手的事情,可以是学习一门技能,也可以是试着做出一些成果。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拉住注意力的缰绳,让它变得更专注。

2. 适当切断信息的吸收和摄入,给自己腾出一片安静的空间,让大脑适应安静。

我有一个习惯,每天会抽出一段时间,关掉网页,不去看手机,让自己安静地待着。可以是回顾自己过往一段时间的收获、经验,也可以是整理自己的文件、笔记、知识。如果你喜欢正念的话,也可以试试正念。

我把它叫做“黄金时间”。这可以暂时让你的注意力安静下来,让它变得没那么亢奋,适应这种平静、沉默的模式。

不要觉得什么都不摄入会“浪费时间” —— 生命真正的质量,不在于我们摄入了多少,而在于消化了多少。

3. 多出门,接触自然和外在的世界,调动全身的感官去体验。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亲近自然不但能够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还能够改善睡眠,缓解焦虑、抑郁和压力。

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使用注意力,让它满负荷运行;而在自然界中,我们的注意力能够得到放松,让它得以松弛地、灵活地、自由地“扫视”周围的环境,从而变得没那么紧绷。

所以,如果有机会,不妨放下手中的手机和眼前的电脑,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城市附近的郊区走一走,投入自然之中,调动耳朵、鼻子、手和脚去感受这个世界,让整个人得到休憩和释放。

4. 打开自己的视野,引入新鲜元素,让生活有一些改变。

前面讲过,无聊的根源在于,大脑监测到周围的环境已经足够熟悉,太久没有变化了,它实质上是在提醒你:该换一换环境了。

那么,为什么不听从大脑的建议呢?

我自己的做法是:拿出大概15%的时间,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做一些平时不会做、不会接触的事情,认识一些陌生人,试着学习一些新领域……

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再也不会枯竭和干涸。


 

基于上面这四点,分享一些我在日常生活中会做的事情吧:

探店:

我偶尔会在天气好的时候出去逛逛,去城市里找一些新开的小店 —— 比如书店,咖啡店,茶馆,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店铺,感受里面的布置、陈列、装饰,或者跟店员和老板攀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生活气息和拓展视野的方式。

散步:

我非常推崇散步。一方面,在散步的时候,你可以让思绪自由游动,观察身边的街景,花草,行人,让心灵放松;另一方面,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轻运动方式,对记忆力和创造力都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如果你没有条件和时间去运动,那么至少可以让自己先从散步开始。

课题研究: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我对一个问题感兴趣,我会把它安排到近期一段时间内,然后去做主题学习,搜集各种各样的资料,把它彻底弄清楚,最后写一份课题总结。日积月累,就构成了我的知识体系。这个习惯对我帮助很大,它可以令我对生活一直保持兴奋和激情,一直保留着动手去解决问题的“手感”。

业余项目:

想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后花园”。它最好是一个能够对外产出的、需要你投入心血去建造和维护的产品,可以是博客、可以是视频、可以是播客……把它跟你的工作区隔开,让你能够从中实现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发挥,让它能够传播你的影响力。就像播下一颗种子,让它慢慢成长。日积月累,也许就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兴趣部落:

找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线上的,拉一个群,一起分享和讨论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东西,一起约定去做一些能够共同参与的事情。

这可以成为你强有力的心灵支撑。任何时候你感到挫败和沮丧,都可以从这里寻回力量。


 

整理文档:

这可能是许多人共同的习惯了。我会在前面讲过的“黄金时间”里面,去整理自己的信息、文档和笔记。一方面,可以复习之前积累下来的资料,让它们再次流动起来;另一方面,这个整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能让心灵变得沉静,没有那么浮躁。


 

推理解谜:

我很少看小说,唯一看得比较多的就是推理小说,因为我特别享受那种跟作者斗智的感觉。包括悬疑片,解谜游戏,剧本杀,密室逃脱,都是如此。这种解谜的乐趣,可以给予你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能让你感受到大脑高速运转之后酣畅淋漓的感受。

写作:

我的笔记软件里有一个“写作箱”,里面放着许多我有兴致时随手写下的主题。闲暇的时候,我就打开写作箱,随便找到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写下去。可能是对某个现象的理解和分析,可能是某个观点的延伸演绎,甚至可能是想到一个小说创作的点子,看能不能把它完善……你不妨也试一试,这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最后,分享一个简单的理念:

只有认真去生活的人,才会被生活认真对待。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更好的面貌,去投入到彼此的生活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2.空有想法却难以行动,你不是懒,而是缺乏问题的精确性.(我也存在这个问题,尝试是否能够适应)----内容来自:搜狐网

突击检查,你在新年时 flag 完成得怎么样了?

每次看熬夜危害的文章,都下定决心要早点睡,但经常凌晨 1 点了还在被窝里刷手机,是不是你?

打工打久了,圆肩驼背头前伸,收藏夹里存了一堆天鹅颈运动视频,拿出来练一两次就开始摆烂了,是不是你?

看了无数的「提高行动力」视频,但 flag 还是年年立、年年倒,是不是你?

先别急着划走,今天不是来骂醒大家的,而是想来提个醒:目标完不成,可能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行动没有精确性。

缺少精确性

是阻碍你行动的关键

我有个朋友,天天把「我要早睡」挂在嘴边,却从来都没做到过,经常凌晨三点还活跃在朋友圈。

「我要早睡」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承诺,「早」具体指的是几点?为了实现「早睡」又需要做哪些准备?怎么清除阻碍早睡的卡点?

这些他都从未想过。

其实细细观察会发现,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像这样,以为只要立了 flag ,然后靠决心毅力就能达成,但实际上,想法距离行动差了十万八千里,最后绝大部分计划都不了了之。

那么,大家不去做,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做吗?

专注行为设计学领域 20 年的 Fogg 教授,在他的书《福格行为模型》(Fogg,2021)里提出了一个很有洞察的观点:认为只要获得充足的信息就能获得改变,这是一种「信息-行动谬误」(Information-Action Fallacy),人们经常陷入这种谬误,即使是专家们也不例外。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看到「每天 5 点起床,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每天一遍,消除斜方肌教程」这种视频都会放进收藏夹里吃灰。

我们以为看更多的干货、收集更多的信息,就能获得改变,然而事实是,只要我们不具备把干货转化成精确行动的能力,改变就会一直离我们很遥远。

大脑天然对

模糊不清的东西感到抗拒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看完恐怖片后,不敢关灯睡觉。在黑暗中,由于缺乏视觉信息,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变得模糊不清,从而感觉恐惧,这是大脑的模糊性厌恶(Ambiguity Aversion)。

和模模糊糊的「早点睡」相比,大脑显然对于熬夜打游戏的快乐更有画面感和确定感。

经济学家艾尔斯伯格(Ellsberg)就提出了一个悖论:一个人倾向于选择具有可量化风险的选择,而不是那些具有未知、不可计算风险的选择(Wikipedia, n.d.)。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研究人员也在实验中发现,在自主设定目标的前提下,计划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学生,会更努力地完成任务,实际的表现也会更好(Seo et al., 2018)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有效提高精确性?难道都要像 J 人一样做周全的计划吗?P 人表示真的做不到啊!

其实提高精确性并不难,行为设计学领域已经花了 20 余年来研究,如何让普通人不用强迫自己努力和自律,就能获得有效的改变。

第一步

精确化行为,并作出承诺

Hagger 等人(2010)在一次元分析中发现,引起意志力损耗的 5 个重要因素是: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感知难度」这个因素经常被我们忽视,大家总以为,定个令人兴奋的大目标就会斗志满满地前进,实际上却是,大脑一旦感知到这件事儿难度很大,一步都还没行动呢,意志力就已经损耗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海绵宝宝向前冲

在降低「感知难度」方面,Guise(2016) 在他的书中提出的微习惯理论(Mini Habits)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设定的行为改变要足够小,小到不让大脑在还没做的时候就感觉困难。

如果你每天凌晨 3 点睡觉,不要突然改成 12 点入睡,可以花两周时间,把每天的睡觉时间都提前 15 分钟,这样好欺骗大脑——看,也不是什么大改变嘛,别怕。

如果你想要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就先精确到「每天做一个开合跳」;如果你想做自己的个人自媒体账号,先精确到「今天花 5 分钟想一下账号名」。

我要写一篇文章:

☑️ 睁开眼

☑️ 从床上坐起来

☑️ 穿上拖鞋

☑️ 打开笔记本

☑️ 从脑子里最先想到的东西开始写 5 分钟

……

别看这个行为小,每个微小行为的成功,都会增强我们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种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很容易提升我们的内在动力,从而帮助我们一步一步完成大目标(Schunk, 1995)

精确化行为后,再对自己作出承诺,根据承诺一致性原则(Commitment and Consistency),人们渴望保持自我概念、自我表现、价值观和行为的一致性,会更倾向于执行自己认真承诺过的行为(2022)。

☑️ 我_____,承诺在接下来的_____(时间段)内,致力于_____(具体目标)。我将通过_____(具体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并确保在_____(时间点)检查进度。

第二步:增加提醒

在Pirolli等人(2017)进行的一项为期四周的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其中一些组别会收到健康计划的手机提醒,而另一些组别则不会。实验结果表明,收到手机提醒的参与者在实现健康目标方面做得更好。

一个简单的短信提醒,执行力飙升!

其实在很多场景下,「提醒」都是让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各大 App 就是利用了小红点对于人视觉上的提醒,勾引我们一次次点开软件。

上面那个提醒实验数据中显示,参与者确认收到提醒后的时间越长,他们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越小。

所以,提醒需要根据日常的生活安排合理设计,最好在看到提醒的当下,就有能力顺手把这件事做了,千万不要「看到提醒了,好的我记住了,待会儿做」,等会儿做=或许永远不会做。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沈碎碎念

像定闹钟、贴便签这类提醒还只是最初级的提醒,更适合一次性的行为(比如去看医生)。

而更坚固的提醒,是把新行为牢牢绑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第三步:习惯叠加

纽约时报畅销书《原子习惯》的作者James Clear(2019)在书里写了「习惯叠加」的概念——「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新行为叠加在上面」。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家梅丽莎·明·福因斯(Melissa Ming Foynes)博士的解释是,大脑中已实践行为的神经元连接最强,而未实践行为的连接较弱或不存在。习惯叠加是一个通过利用现有神经网络来培养新习惯的有效策略(Seaver, 2024)。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如果我们想要养成坚不可摧的新习惯,就可以尝试把新行为和旧习惯绑定在一起。

或许你每天都会在睡醒后下床,然后开窗通风,接着刷牙洗脸化妆,这些行动已经形成固定流程,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流畅完成。

如果你想在生活中加入「深呼吸」的新行为,就可以把它叠加在早晨开窗的动作上,让大脑建立「一旦开窗,就深呼吸」的流程。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在尝试习惯叠加的时候,一旦觉得有点别扭、尴尬就可以立刻调整,直到让你觉得舒适丝滑不费力为止。

其实,日常生活中还有非常多碎片化的等待场景可以利用,比如在脑中植入「一等待,就做一两下运动」的流程,在等人、等车的间隙,与其闷头玩手机,不如扭扭头、转转身,力所能及地动一动。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坐电梯的时候拉伸斜方肌,那 ta 一定掌握了行为设计的精髓。

更妙的是,依据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难以改变的小烦恼建立新行为,这也是行为设计教授福格提出的珍珠习惯(pearl habit):就像是蚌里进了一颗沙子,却孕育出了珍珠。

如果每天傍晚,你家楼下都会准时响起广场舞的噪音,与其在家生闷气,可以出门散步,把散步习惯叠加在广场舞的噪音上。

记得,每次计划执行后,就立刻在心里喊一句「耶!」,这对于新行为的建立有奇效,因为良好的感受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相当于小小地奖励了一下大脑,大脑就会期待下一次的行为达成。

第四步

清除卡点,复盘迭代

如果你按照以上步骤一步步执行,却失败了,先别灰心,可以利用 KISS 复盘法,定期复盘,清除行动中的卡点。

KISS复盘法包含四步骤:

保持(Keep):识别并保持那些有助于习惯养成的积极行为。

改进(Improve):找出那些效果不佳或阻碍习惯养成的行为,并制定改进措施。

停止(Stop):停止那些对习惯养成有负面影响的行为。

启动(Start):开始实施那些能够促进习惯养成的新行为或策略。

图片来源:imfusio.com

复盘的时候切忌自我批评,可以当成是在做一场实验,允许实验失败,只需要找到卡点,然后清除卡点、重新设计并执行。

如果你发现,睡前玩手机是阻碍你早睡的很大原因,就可以针对「睡前不碰手机」进行新一轮的行为设计。

比如把手机充电器从床边移动到书桌上,或者在躺上床后立刻撕开一包新的蒸汽眼罩戴上,你可以尽情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你的持续做下去。

比起迷恋口号

关注具体行为才是改变的根本

或许每个人都会在年轻的时候幻想过,我们可以像武侠小说的主角一样,进入某个洞穴,获得一个武功秘籍,突然练成一个绝世高手。

我们会迷恋「一周打造天鹅颈」、「 3 天学会自媒体起号」的内容,期待某天突然获得什么启示,然后生活焕然一新。

但这终究只是幻想,真实的生活里,没有速成,有的只是一点点把大目标研磨成精确细小的颗粒,然后让这些颗粒深入我们生活的缝隙。

最后,分享《原子习惯》作者James Clear的一段话:

「起初看似微小和不起眼的变化,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复合成显著的结果,就像金钱借助复利倍增一样,你的习惯,也为你的生活品质带来复利。」

3.内驱力与动机的细化(掌握基本概要)---内容来自:壹心理

内驱力,顾名思义,是一种来自个体内部的驱动力。它源于个体的需要,表现为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是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内驱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与动机、需要等概念紧密相连。需要是个体对某种事物的渴望或要求,而内驱力则是这种需要所产生的推动力量。动机则是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方向。
 

实现自我价值

内驱力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生理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社会内驱力等。生理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满足生理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如饥饿、口渴等;认知内驱力则是个体为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和满足好奇心而产生的驱动力;社会内驱力则是个体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驱动力。

内驱力的心理学机制

内驱力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涉及多个心理学理论。其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内驱力的框架。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到高逐层发展的过程,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内驱力。

内驱力需要爱

此外,自我决定理论也为我们揭示了内驱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自我实现。该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内在的、追求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促使个体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内驱力在行为中的作用

内驱力在个体行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激发个体的行动力,还能够维持和调节个体的行为。当一个目标符合个体的需要时,内驱力就会促使个体产生追求该目标的动机,进而推动个体采取相应的行动。同时,内驱力还能够根据目标实现的情况调整个体的行为强度和方向,确保个体能够高效地实现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内驱力的作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外部环境中的诱因相互作用。诱因是外部环境中能够激发个体行为的因素,如奖励、惩罚等。内驱力和诱因共同作用,形成个体的动机系统,指导着个体的行为。

积极的奖励措施也可以激发内驱力

内驱力的实验研究

为了深入探究内驱力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一些经典实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例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就为我们揭示了奖励在内驱力中的作用。实验中,斯金纳通过给予动物食物奖励来训练其完成特定任务。他发现,当动物完成任务后获得奖励时,其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会显著提高。这表明奖励能够增强动物的内驱力,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完成任务。

此外,赫尔的驱力还原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内驱力还原机制的重要线索。实验中,赫尔通过控制食物的摄入量和时间间隔来观察动物的行为变化。他发现,当动物饥饿时,其寻找食物的行为会显著增加;而当动物得到满足后,其寻找食物的行为则会减少。这表明内驱力会随着需要的满足而逐渐还原,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激发与培养内驱力的策略

了解内驱力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后,我们便可以探索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内驱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

首先,满足个体的基本需要是激发内驱力的基础。只有当个体的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因此,在教育、管理等领域中,我们应关注个体的基本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其次,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也是激发内驱力的有效途径。挑战性的任务能够激发个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行动。同时,明确的目标能够为个体提供清晰的方向和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为。

此外,及时反馈和奖励也是培养内驱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及时反馈,个体能够了解自己的行为效果和进步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而奖励则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体验,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积极的反馈也可以刺激内驱力

在内驱力中,

需要和动机哪一个更为重要一些

之前看到有一些小伙伴很好奇在内驱力中,需要和动机哪一个更为重要。在我看来内驱力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需要和动机都是构成其核心的要素,它们在内驱力的形成和表现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很难简单地说哪一个更为重要一些。

需要是个体对某种事物或状态的缺乏感,是内驱力产生的源泉。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会产生一种内部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内驱力。因此,需要可以说是内驱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内驱力。

需要时内驱力的基础和前提

动机则是个体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倾向或驱动力。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方向,使个体朝着满足需要的目标前进。动机在内驱力的表现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使内驱力得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动机是个体为了满足需要而采取的行动
 

因此,需要和动机在内驱力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需要,就没有内驱力的产生;而没有动机,内驱力就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它们在内驱力的形成和表现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个体的行为。

所以,无法简单地说需要和动机哪一个在内驱力中更为重要一些。它们各自在内驱力的不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

结语

内驱力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内驱力的内涵、机制及其在行为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通过采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和培养个体的内驱力,我们可以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追求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期待能够进一步揭示内驱力的奥秘,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心理学智慧。

总结

总结:对个人而言 行之有效的途径便是:换个环境,去社区图书馆,学习、看书。

目前这个方法比较有效,缺点就是绕点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