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领域会议投稿的3个认知误区
-
"CCF推荐列表外无好会"的思维定式
-
过度追求影响因子忽视领域匹配度
-
忽略审稿周期与职称评审的时间差
二、实用工具:三步定位优质会议
Step 1 资质核验
-
核查会议往届论文集(如AAIP 2025官网展示的EI Compendex收录编号)
-
验证主办方学术背景(例:本届合作单位含多所QS200院校人工智能实验室)
Step 2 主题匹配度诊断
-
使用NLP工具比对征稿主题(本届核心议题:先进算法和图像处理领域)
-
分析程序委员会成员近期论文方向
Step 3 时间成本控制
-
关注滚动审稿机制(如本届两轮截稿:2025.07.20/8.09-10)
-
确认线上汇报可选性(疫情影响下的灵活预案)
三、新型会议的服务升级趋势
以近期筹备中的**先进算法和图像处理领域国际学术会议(IC-AAIP 2025)**为例:
-
预审反馈:提供摘要预审服务(5个工作日内返回修改建议,看下组委会是否有更高效加急方式)
-
检索保障:签订出版社检索协议(官网可查的出版社与提交检索的相关证明)
-
学术增值:优秀论文推荐至合作SCI期刊专栏
四、AI学者投稿清单
-
避免使用敏感训练数据集
-
技术路线图需包含伦理审查说明
-
实验对比需注明baseline模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