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 创业公司:没有自己的人才体系与培养计划,他们需要真正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在进入公司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实操,从而将自己的产品能够早日的投放到市场。所以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所谓 “熟练工”。至于待遇方面,当你成为他们锚定的候选人之后,这些都是可以谈的,只要不是过分的离谱,他们还是很愿意接受的。当然了这种情况下,面试官还是非常有两把刷子的,如果能够通过技术面试官的面试,其他的都是非常的容易谈的。(这一点,在我的第四份工作面试的时候得到了具象化的表现,没错,第四份工作我去了一家创业公司…)
- 外包公司:为什么会说外包公司呢?这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的大型企业或者是紧急项目的外包,对于成本的投入在着急的情况下有可能给予外包人员的待遇甚至会超过自己公司员工的待遇。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当项目结束之后,这批外包人员是肯定会 kill 掉的(也有可能会因为背锅被 kill 掉),直到下一个紧急的项目。
有鉴于此,最终在手里拿着3家外包 offer 的情况下我选择某中字头大型国企的外包岗位。至于原因,是因为我了解到这各岗位的实际需求并不是很大,之所以出缺,是因为上一个人离职了。所以需要补上,每周工作的时间不长,无需加班,周末双休。(甚至相同办公室的人还可以组团开黑…)
当我作为一个补缺的外包人员进入单位的时候,简直是放飞了自我,每周实际工作时间不会超过三天。其他的时间和办公室的老乡一起开黑,(当然了,用的是自己的网络,不能用办公的网络,毕竟网络行为监控无所不在…这或许就是现在所说的 摆烂
吧。)
直到两个月之后,我发现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这之前的相同工作,毫无成就感、也毫无个人技术上的提升。而相同办公室的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是类似的状态,重复的工作驾轻就熟,摸鱼、开黑…
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很担心这样下去有一天自己真的会废掉… 但是其他人好像很乐此不疲,安于这样的舒适圈…
果然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范文正公诚不欺我。
于是我又开启了发奋模式,利用这种驾轻就熟、偷奸耍滑的时间来继续充电,从女朋友那里得到很多关于加饭该公司针对一线技术岗的任职需求,充实自己的技术栈…
外包历时一年半,这一年很辛苦(初期干活了三个月、摸鱼了三个月…)
PS:附赠插曲,谈恋爱的时候我存款两个达不溜,恋爱一年后两个人加起来的存款仍然是两个达不溜。谈恋爱真的很费钱啊,所以我们进行了开源节流,避免了过度消费,开始了我们的存款计划…
这一年我实现了工资超过五位数,当我拿到 offer 上面写着超过五位数的待遇告诉女朋友的时候,她开心的像个窜天猴…我们也奢侈了一把,去兰州拉面馆点了一份大份的大盘鸡。
这一年,兰州拉面涨到了9块,肉片变得比以前薄了一些…
🐳 离开了舒适圈,我选择了创业公司
在介绍我离开中字头国企外包之后,进入第四份工作的创业公司之前。我先卖个关子,这是我目前所从事互联网行业以来最现实、最刺激、最牛逼的一份工作体验。完完全全的讲出来的话,简直比脉脉上看到的最精彩的段子还要牛掰克拉斯...
首先声明一下,这里的面试是在我没有离职的前提下去面试的。毕竟当年所谓的 “漂亮国制裁引来的 jing ji 危机”、“互联网寒冬” 吹起来可吓人了。
那是在七月份,正是一年当中最酷暑难耐的时候,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面试了十家公司,全部都是面试过程很 happy ,一到了谈待遇方面,HR 就跟个守财奴一样,死活不松口。总是说什么我们这个岗位的待遇初期就是如此,每年都会有两次涨薪机会,年终奖金如何的丰厚云云…总之就是画饼。甚至有些难听的,会暗示你说你的能力现在就是这个价位。说实话,我对HR群体没意见,但是少部分HR这种高高在上,仿佛上帝一样的视角拿捏着一帮搞技术的技术er的优越感到底是哪里来的?(尤其是在裁员这件事情上!这个问题在一年多以后,我才算是初步的明白了。这并不是优越感,而是来源于他们的压力。)
就在我即将放弃,准备降低我的待遇要求的时候,我接到了一家创业公司的面试邀约,也正是这份邀约开启了我第四份工作的堪比段子还要精彩的职业高光时刻!
先写到这里吧,太晚了,估计半个小时我也写不完。先欠着,明天补上! 2022年6月19日23:40
OK,我们继续往下吹!
因为是创业公司办公地点也在装修,面试的地方是楼下的星巴克咖啡厅(最最还是的时候多少还是有点抵触的)。面试官是技术团队的 CTO (鹅厂出身的技术大佬),很健谈,技术也很牛。整个面试过程中并没有很严肃的那种面试,而是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我以前做的项目以及在项目中担任的角色,并通过那些技术栈实现了业务、需求上的解决,整个面试的过程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整个面试过程持续了1小时50分钟,最后的环节就是很多面试者的重头戏,就是谈待遇的问题。
在这方面最开始的时候,我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当时做过这方面的信息收集,相同技术栈与工作年限的情况下,大部分公司都可以给到 高级的职位
,待遇也是比较不错的。虽然我当时在外包做了一年半,但是关于待遇这方面我说了不太可能让步,而且也知道一般跳槽在出具流水与薪资证明的情况下最多可能也就涨幅个 20%-30%左右的样子。(大多数如此)
在这一环节,面试官(姑且叫他Y总吧)又给我上了一课,Y总告诉我,再面试的时候自己主动报出价位的话,基本上也就告诉了面试官自己的心理价位在什么地方,这一环节的第一步也就算是求职者"输了"
…
Y总告诉我,这种时候在双方都有意向的情况下,最好是由对方先进行报价,一方面求职者知道了自己在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价位,另一方面也知道了企业对于这个技术岗位的底线在哪里。如果求职者先报出了自己的价位,那么作为企业方,就掌握了主动权… 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 Y总,毕竟作为技术人这是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技术以外的知识点。(虽然在三个月之后我即将转正之际,Y总因为公司技术选型与运营理念上的某些东西与老板不合选择了离职,我仍然感谢他)
Y总说他很看好我,鉴于这一点他愿意在我的要求上待遇再上浮10%,技术这关他算是通过了,接下来在HR那边需要我继续沟通了,不出意外我们就可以做同事了。
大概十分钟后,HR来到了面试间和我谈话。这位HR其实是公司的老板娘。因为初创,技术团队加上保洁阿姨一共19人,所以她既管着人事也管财务。首先她恭喜我通过了技术总监的面试,接下来她想和我聊聊非技术上的一些事情,比如我的个人爱好,感情生活,对待未来的技术规划生活规划等等。这里我也算是正常的发挥吧,就是说了说自己没什么特别的爱好,这几年也没有什么个人的活动,只想着趁着还年轻别人玩的时候让自己的技术栈成长的快一些,可以在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下降低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关于这一点她很认同,包括我自己那几年也是对于技术方面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总觉得技术好的人到哪里都是有饭吃的)。最后的最后谈到了待遇问题,老板娘给的解释是,因为是创业公司,需要经常加班,所以待遇上就这么定了,公司的996… 我给的答案是,待遇到位别说996 ,1097 我都干。
So…双方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在一周后,我入职了,除了第一天入职我是18点下班之外,第二天我就通宵到了凌晨1点30,在往后的三年里,我最少的一个月工时是296个小时…)
当天下午在我收到创业公司的 offer 的时候,我又带着女朋友奢侈了一把,为了庆祝,我们去吃了烤鱼。
这一年商场一楼的 “牛大碗兰州拉面” 涨到了 11 块一碗,肉片也显示出了拉面师傅精致的刀工,没错,比以前更薄了。
🐬 入职创业公司的第一次小波折
入职的细节这里不再进行详细的描述了,重点是入职了。除了第一天我是准点下班的之外,其他时间没有一次是准点下班的,毕竟… 996 嘛…
两个月后,公司的产品第一次投入市场,但是反向平平,扣除掉运营、引流的费用之后,公司的收益不足以支付正常的员工工资…
甚至在法人(Z总)在非正式场合说出发不出当月的工资之后,有两个运维同学当天下午抱走了电脑…
再紧接着就是老板(L总)的紧急开会,说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当月的工资会准时发放,同时将会开展新的业务以弥补当前业务盈利不高的状态。将技术团队分为两个业务方向,很幸运的我被分配到了新的业务线。(后来小道消息说是 L总 抵押了房子给高利dai ,用来支付大家的工资。不得不说 L总 是个狼灭,我感觉这也是后续两年他能够成为这个城市创业公司的风云人物的原因之一。)
L总从他自己原来公司的核心部门挖来了曾经的下属,一名掌握着核心代码的技术经理,这位技术经理是带着核心部门的源代码入职,依托于原有的产品与这位曾经下属带来的核心代码团队进行了二次开发,短短半个月我们的最新产品就投入市场,一个月后,基于毛利率 42.5%的计算当月的收入超过了 120W 。L总说,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 波折后的成功与Y总的离场
同月,Y总因为运营上的问题与老板产生了分歧选择了离职。这里大家都知道Y总为何离职,但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总归是要有的免得技术团队因为Y总的离去出现一些不稳定的现象(毕竟整个技术团队的招募都是Y总招进来的…);于是公司开了大会,Y总发表了离职感言,L总发表了致辞。整体的感觉就像,虽然你们知道我们在说假话,我们也知道你们知道我们说假话,但是我们依然说假话。
此时的公司仍然是19人的小团队,办公地点是一个办公楼中的很小的一角。你们能想象自己一边干活,身后传来电钻凿墙的噪音么…
L总给了这位技术经理很大的权利,将我所在的这个技术团队全部划为该技术经理管辖,甚至将团队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独立的事业部,由这位技术经理负责。并承诺大家,如果大家努力将业务做成XXXX样子,将会为大家发放百万技术总监大奖,人人有份…
不得不说这个饼画的确实到位,当时的公司全员都和打了鸡血似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去,早日的将产品投入市场,进行引流…即使出现了某些比较严重的生产环境问题,大家也是优先解决问题,而不是相互甩锅… (那个时候的大家真的是努力呀…)
有鉴于开始盈利,L总也拉来了投资。两位本地的土著大爷大妈投资了3000W之后,L总又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现有技术团队为骨干成立4个事业部。一个是技术经理负责的核心事业部,一位Y总走后靠拍马屁上位的F总负责运维和DBA,原技术团队技术经理负责后端开发团队,原技术团队的前端开发负责前端技术团队(包括产品与UI)。
依托于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团队的人员扩充,技术部门的队伍也扩展到了35+人,此时的办公环境已经开始显得狭小逼仄了…
随着技术团队的扩容,相关的业务体系也逐渐成熟,引流的效果非常喜人…
随之,L总定的目标实现了。百万技术总监大奖也发放到了创始19人的技术团队,也许你们会很奇怪队伍明明扩大了,为何只有创始团队的19人有奖金拿?同志们,别忘了队伍是扩大了,但是那些人都还处于试用期阶段,而且这种激励的方式不是能够更刺激到新入职的员工么?也许这就是 L总 一开始就计划好的,以此来调动新员工的积极性,毕竟谁和毛爷爷有仇呢?换做是你,你能不眼红这份奖金么?
年会五桌,在某不知名的餐厅举办。据说这是 老板L总 和 法人Z总 当初聚餐并决定创业的地方。虽然地方不大,但是每一桌有两瓶红酒,拉菲…(不知道是不是82年的,也有可能老板那桌是82年的,其他桌子上是PDD九块九包邮的,如果当时有PDD的话;话说也是第一次喝这玩意儿,同桌的其他人也都一样,虽然不喜欢喝,也喝不出啥滋味。但是总监说这玩意儿…它贵啊!)不过最高潮的部分还是摆满了现金的桌子给大家发奖金…
这一年,我体会到了996的艰辛,拿到了人生第一次六位数的奖金,第一次胖到150斤(加班餐吃太多了)… 太多的第一次了…
🐬 骤然的成功与暴富令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这一段构思了很久,实在是不知道从何写起,又从何收尾。因为这一段剧情的发展真的是跌宕起伏让人应接不暇… 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落笔,有点乱,姑且大家乱看吧。
作为核心团队、又是创始团队的一员在这段时间真的是发生了太多太多,我一直将自己作为一个看客的角度来审视着那段时间所发生的的一切。
随着初期发展的顺利,以及产品上线后短期内的高额毛利率,过完年回来后,老板 L总 又制定一条计划。这条计划比之前的百万技术总监大奖更加的让人疯狂。这个任务的结果导向就是,如果实现了他制定的目标,那么技术团队将获得收益的10%作为团队的奖励。
不得不说,鸡血小应还是非常的有效果的,毕竟有年会上几百万现金发下去,所以每一个新入职的员工都会受到其他人的熏陶。"好好干!老本也是程序员出身,不搞虚的,有事儿是真发钱!真金白银的那种!"
在各位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之下,不热血起来不行啊!最终超额完成了老板制定的目标,多少呢?这么说吧,按照10%的收益作为团队的奖励,应该发放的奖金是 3000W
。
按照一般剧情发展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候该出意外了… 没错!不发了,L总他不兑现这个承诺了!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已创始团队骨干为首的员工与新进员工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位不兑现承诺的人。
OK,套路如下。
核心团队的核心代码是这位技术经理带来的,所以实现的业务都是基于这套代码实现的,而这套代码是存储在这个技术经理的办公电脑里呢,L总以升职加薪为条件让他交出这套代码。正常人肯定是不会交的了,他想要股权。然而最终不知道达成了什么交易,他交出了代码然后24小时内,火速的办理了离职。而作为熟悉这套业务的技术团队人员被划分给了 F总 负责,这个时候的 F总 占有2%的股份。他安抚下了团队的所有人,给所有人都提了涨薪申请,不得不说很有一套。因为他一边安抚,一遍招人,当他招的人进来之后掌握了业务之后,之前因为涨薪安抚下来的老员工或被开除、或自己主动离职… 这是核心团队的故事。
其他团队的路子大相径庭,公司以高额的待遇重新组建了一个技术团队。该团队在3个月内将之前现有的所有业务进行了重构,也就是说原来的团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所以他们这批人有的是明升暗降,升职级不涨薪的那种。(也有头铁的去找 L总 要奖金的发放,一开始是推脱着说因为金额较大,在走流程,当新的技术团队重构了所有业务之后,图穷匕见,将所有敢于要奖金的创始团队成员、不服管的高管通通开除了…)有几名同事离开公司之后,也创业去了,相同的模式短短三个月赚了 1.5亿 ,没错这几名同事被 L总已某种名义送进了 “看守锁”…
当大部分创始团队主动或被动离职之后,新的技术团队的山头开始冒头了,技术团队的资源整合,拉帮结派,屡见不鲜。而核心团队直接对老板负责,也就不受限与这种办公室政治的影响,新的事业部成立了,也都对核心部门不假以辞色,毕竟没有利益上的直接冲突…
这一年,开口要奖金的人,都被离职了…
这一年,L总开始穿上了唐装、老北京布鞋、盘起了文玩核桃,周末到公司也不再说 “兄弟们,辛苦了”… 开会的时候会经常的对所有人破口大骂…
这一年,技术团队会因为技术上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会因为某次生产出现的问题互相扯皮,甩锅给外包…
这一年,我结婚了,但是并没有休婚假,因为业务紧急,婚后的第三天我就回到了公司开始了常态化的加班…(为此,还专门受到了 L总 年会上的表扬,收到了来自老板娘红包奖励…)六位数的奖金也变成了 16薪 下的 KPI 考核…
🐬 办公室政治下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事
上文说到,L总因为骤然的暴富心态上…姑且说有所变化吧,除了核心部门归他直属管辖之外,其他负责业务的事业部互相之前倾轧、斗的很厉害,他也乐见其成…
技术团队扩大到了300+,办公环境也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整层办公楼,可以鸟瞰江景,(不得不说,朝霞下的江色还是非常漂亮的,我也记不清楚有多少次睁眼醒来看到这样的美景了。从最初的的激动,渐渐地变成了习以为常…)
年会上,老板喝多了说了一句,“知道当你成功后,什么最廉价吗?女人最廉价,尤其是漂亮的女人…” ,第二天老板的秘书被老板娘辞退了…后来换成了男秘书。
赶跑了创始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潜规则了行政部门的某位 HR 小姐姐,姑且说是潜规则吧,毕竟不知道俩人怎么勾搭上的,当时这位技术负责人在公司的地位可以说得上是如日中天… 被发现后,二人双双离职。ps:这位技术负责人是为已婚人士。
这位如日中天的技术负责人离开之后,他的团队的架构师、技术经理、核心骨干也相继的被新的技术负责人排挤走…
负责核心部门的 F总因为股权的问题,被踢出来公司,他也是出去创业然后被送进 “看守锁” 的几人之一… (后话:这位 F总 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又遇见了,他成了我现在老板旗下某家子公司的负责人。)
核心团队的第二任技术经理离职前告诉我,如果不想被底下人替代,你就要讲一些核心的东西抓在手中,同时要让底下人忙起来,忙到什么程度呢?忙到那种没有时间去成长的地步,这样你就不会被威胁到… (虽然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并不苟同…)
老板甩开了当初的投资人,被人家打上门之后,公司上下两层多了20位保安…三班倒、24小时值守。
一年之间,公司技术团队的负责人、高层、换了好几轮,最多的某事业部负责人一年内换了7次;最少的事业部也换了3次… 没错,这个三次是我所在的部门。
商务部一位商务经理吃客户回扣吃了2700W,因其裙带关系,在吐出了回扣之后,L总没有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其裙带关系的姐姐是人事部负责人引咎辞职!
大数据部门的负责人带领两位爬虫去某研究所配合着做数据模型的时候,被人下套带进去两个存有大量三四要素的U盘,仨人被关了19天,最后无罪释放,下套的人引咎辞职同时被追究了法律责任。当然了,和人家研究所的合作也就终止了…
黑猫投诉排名前十的 APP产品 ,第一名是小黄车。剩下的九个APP,我们公司占了7个,当然了,这7个APP的公司主体不是同一个公司(你们懂得)。
公司的产品上了这一年的315晚会,一周后,公司变更了名称,登记地址有所改变…
嗨…太多太多了…多的写不完,暂时先就到这里吧。(后续我再找补回来)
🐳 L总的结局
武汉开始恢复正常的这一年,公司第二次上了315晚会。一周后,👮🏻叔叔上门,公司被封,到现在都还没有被判。
艹,真的写不下去了…有机会贴上一些当时的照片吧,我承认这个有点烂尾了,那…暂时先这样,我会继续找补回来的。大家先看着图一乐,后续更新再告诉大家…
宽待则个!如果着急听故事的话,可以加一下下方的群,我的故事有很多,哈哈哈!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存中…(img-IuuTvKmV-1715374271204)]
网上学习资料一大堆,但如果学到的知识不成体系,遇到问题时只是浅尝辄止,不再深入研究,那么很难做到真正的技术提升。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不论你是正从事IT行业的老鸟或是对IT行业感兴趣的新人,都欢迎加入我们的的圈子(技术交流、学习资源、职场吐槽、大厂内推、面试辅导),让我们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