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人体之神的生成
1️⃣ 生成基础
- 先天之精化神(根本来源)禀受于父母,藏于肾 → 构成神的原始物质(《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关键点:肾精充足则神旺,肾精亏虚则神衰(如小儿五迟五软、老年健忘)。
- 后天之精养神(持续滋养)水谷精微 + 自然清气 → 化生气血津液 → 濡养神(《素问·六节藏象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脏腑角色:脾胃运化水谷 → 心化赤为血 → 血载神(“血者,神气也”)。
2️⃣ 生成过程与脏腑协同
阶段
参与脏腑
作用
经典依据
化源
肾(先天)
脾胃(后天)
肾精为种子,脾胃精微为养分
《类经》:“神由精气而生,然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元神”
充养
心
肝
心主血脉藏神(神居于心)
肝疏泄调畅神志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调控
肺
三焦
肺主气助血行以载神
三焦通利水道保神清
《医学入门》:“肺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二、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 多选题高频题:
- 神生成的物质基础 = 先天之精 + 水谷精微 + 自然清气。
- 真题示例:
- “与神生成最密切的脏腑是?”
答案:心、肾、脾(心藏神、肾藏精、脾化源)。 - 病机分析:神弱证候:先天不足(肾精亏)、思虑过度(伤心脾)、久病耗气(肺气虚)。病例题:失眠健忘伴腰酸耳鸣 → 辨证为肾精亏虚,神失所养(参考左归丸+安神定志丸)。
- 经典论述题:《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 强调脾胃对神的重要性。
三、历年真题精选
1️⃣ 选择题
“‘两精相搏谓之神’中‘两精’指?”
A.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B. 父母生殖之精 C. 阴阳二气 D. 气血
答案:B(父母之精结合化神)。
2️⃣ 名词解释
- “五神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
- “神机”: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依赖精气的充养(《素问·五常政大论》)。
3️⃣ 论述题
“试述心、肾、脾在神生成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心:主宰神明,血载神(心血养神)肾:先天之精为神之本(精化气,气生神)脾:后天水谷化气血以养神
四、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先天肾精后天脾,心血载神气为基;肝调肺助三焦畅,五神和谐病自离”
- “神衰健忘腰膝软,补肾填精安心神”(神虚证治纲领)
经典条文
-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生成的核心条文)
- 《脾胃论》:“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
五、复习策略
- 思维导图法:以“先天→后天→脏腑协同”为轴,标注《内经》《难经》关键条文。
- 真题实战:近5年考研中“先天后天协同生神”考点占比超60%,需结合病例强化(如小儿多动症、更年期综合征)。
- 口诀联想:“肾精如灯油,心血似灯芯” → 肾精为神之根基,心血为神之载体(参考天王补心丹配伍)。
关注我,中医基础理论加考研神志篇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