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核心知识点: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
1️⃣ 津液生成
- 物质来源:水谷精微(主要来源):饮食经脾胃运化生成津液。饮食物残渣:大肠吸收部分水液(“大肠主津”)。
- 关键脏腑:脾胃:运化水谷,提取精微(《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小肠:泌别清浊,吸收水液(“小肠主液”)。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2️⃣ 津液输布
脏腑/结构
作用机制
经典依据
脾
运化水液,上输至肺(“脾气散精”)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为胃行其津液”
肺
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
《医方集解》:“肺气行则水行”
肾
蒸腾气化,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三焦
水液运行的通路(“三焦者,决渎之官”)
《难经·三十一难》:“三焦者,水谷之道路”
肝
疏泄气机,促进津液输布
(病理)肝气郁结 → 津停为痰
3️⃣ 津液排泄
- 主要途径:汗液:肺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阳加于阴谓之汗”)。尿液:肾气化水液,膀胱贮存排泄(《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呼气:肺主呼吸,排出水气。粪便:大肠传导排出少量水液。
- 调控脏腑:肺、肾、膀胱:主导尿液的生成与排泄。脾、大肠:参与粪便中水分的调节。
二、考研高频考点
✅ 必考重点
- 多选题高频:津液输布的核心脏腑组合 = 脾 + 肺 + 肾(真题常见干扰项:心、肝)。病理关键:脾虚 → 湿浊内生(“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肾阳虚 → 水液泛滥(水肿)。
- 经典论述题:《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 津液生成与输布的总纲。《血证论》:“肾为水脏,水中含阳,化生元气……” → 肾在津液代谢中的核心作用。
三、历年真题精选
1️⃣ 选择题
“与津液输布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A. 心肝脾 B. 肺脾肾 C. 肝脾肾 D. 心肺肾
✅ 答案:B(肺宣发、脾运化、肾气化)。
2️⃣ 名词解释
- “三焦气化”:三焦作为水道,依赖元气推动水液运行(常考《难经》原文)。
- “大肠主津”:大肠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与便秘/泄泻直接相关。
3️⃣ 论述题
“试述‘肾主水’在津液代谢中的体现。”
✅ 答题要点:肾阳气化:推动津液蒸腾与排泄。肾与膀胱:协同调控尿液生成(如肾虚多尿/水肿)。病理关联:肾阳虚 → 水液内停(济生肾气丸证)。
四、必背口诀与条文
速记口诀
- “津液代谢三步走:脾胃生,肺脾布,肾膀排;肝调三焦是关键,痰湿水停脏腑乱”
- “脾虚湿盛六君除,肾虚水泛真武固”(津液病治法纲领)。
经典条文
-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津液代谢总纲)。
-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的核心依据)。
五、复习策略
- 思维导图法:以“生成(脾胃)→ 输布(肺脾肾)→ 排泄(肾膀胱)”为轴线,标注关键脏腑与病理。
- 真题实战:近5年考研中“肾主水”相关考点占比超60%,需结合《内经》条文强化。
- 口诀联想:“肺为水盖,脾为水枢,肾为水根” → 形象记忆三脏作用。
关注我,中医基础理论+考研核心考点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