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十二皮部全解:考研必背考点+临床诊断精髓

声明:本次整理,为个人观点,仅作为中医学习或医学考试的参考。请不要用您的症状,轻易套用。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辨证施治。

一、十二皮部核心知识点

定义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皮肤分区,反映经络气血盛衰与外邪入侵层次。

  • 经典条文:“皮者,脉之部也”(《素问·皮部论》)。
  • 分布规律:与十二经脉体表循行区域一致,按手足三阴三阳划分。

特点

横向分区:全身皮肤划分为12个带状区域,对应十二经脉。

纵向分层:外邪由表入里的路径为“皮→络→经→腑→脏”。

功能总结

  • 防御外邪:皮肤为“卫气”所主,抵御六淫侵袭。
  • 反映病证:皮肤寒热、色泽、疹点等变化可推断脏腑病变。
  • 辅助治疗:通过刺激皮部(如刮痧、拔罐)调节经络气血。

二、十二皮部与临床运用

1. 诊断应用

  • 察色观形:青色主寒/痛(如肝病见胁下皮部青黯)。红色主热(如心火亢盛见胸膺部红疹)。
  • 触诊辨邪:皮温低→寒邪客表;皮温高→热邪壅滞。皮肤湿润→湿邪困阻;干燥脱屑→津血亏虚。

2. 治疗应用

  • 外治法
  • 刮痧:针对痧象(皮下瘀点)所在的皮部,疏通对应经络。
  • 敷贴:药物通过皮部吸收,如三伏贴治肺系疾病(作用于手太阴皮部)。
  • 针灸选穴:局部皮部病变可选取邻近穴位,如荨麻疹取曲池、血海(调和营卫)。

三、考研高频考点与真题

  • 核心考点:十二皮部与卫气的关系(卫外功能)。外邪传变的皮部层次理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皮部诊法在中医诊断学中的意义。
  • 真题举例
  • 简答:如何通过皮部诊断判断病邪深浅?(2020年)
  • 论述:十二皮部理论对中医外治法的影响。(2022年)

四、必背经典条文与口诀

  1. 《内经》原文:《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
  2. 速记口诀:“皮部分区十二经,卫外抗邪第一屏;察色触温知病变,刮痧敷贴显奇能!”

复习建议:结合经络图记忆各皮部分区,重点掌握皮部诊法与外治法的关联,历年真题需结合《内经》原文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易侠413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