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7)——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时域性能指标、一阶系统响应、二阶系统响应

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包括动态过程的过渡阶段、稳态过程的定义及性能。进一步讨论了时域性能指标,如上升时间、延迟时间、峰值时间和调节时间,以及它们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一阶和二阶系统,阐述了它们的响应特点,如一阶系统对阶跃、斜坡和加速度输入的跟踪能力,以及二阶系统在不同输入下的性能表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
1、动态过程(过渡过程或瞬态过程)
  • 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当r(t)=1(t)时,系统响应可能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稳态过程(稳态响应)
  • 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t→∞时的系统输出。它表征系统输出最终复现输入量的程度,用稳态性能指标描述
3、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 动态性能:阶跃输入对系统来说是最严峻的工作状态。如果对于阶跃输入,系统的动态性能满足要求,那么系统在其他形式输入时,动态性能通常仍能满足要求
  • 稳态性能:描述稳态性能的一种性能指标是稳态误差。通常在阶跃函数、斜坡函数或加速度函数作用下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时域性能指标
1、动态指标

在阶跃输入作用下,测定或计算机系统的动态性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上升时间tr:震荡——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

​ 非震荡——从终值的10%上升到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

  • 延迟时间td: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稳态值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 峰值时间tp:响应超过其稳态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 调节时间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5%终值】(或±2%)内所需的最短时间

  • 超调量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稳态值h(∞)之差的百分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r、tp——评价系统起始段的响应速度

    σ——评价系统的阻尼程度

    ts——评价系统整个过渡过程的响应程度,是速度和阻尼程度的综合指标

2、稳态指标
  • 描述系统稳态性能的一种性能指标,通常在典型输入作用下进行测定或计算。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也称为余差

    注意:性能指标是就稳定系统而言的

三、一阶系统响应
  • 等价关系:系统对输入信号导数(积分)的响应,就等于系统对该输入信号响应的导数(积分)

    注意:积分常数由零初始条件确定。该结论可推广至高阶系统

  • 跟踪能力:阶跃输入:无稳态误差,既能够跟踪阶跃信号,跟踪速度取决于T

    ​ 斜坡输入:有位置误差,且稳态误差等于时间常数T

    ​ 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无穷大,即一阶系统不能跟踪加速度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二阶系统响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