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中央银行规定,是调控货币供给量的重要于段之一;超额准备金比率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
法定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存款准备金占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若中央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则流向社会的钱变少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本前提条件
以极端情况来举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0%,如果商业银行1吸收了100万存款,其法律准备金是交10万,可以发放贷款的是90万;若90万被贷出后,被用户全额存入银行2,银行2必须交纳的存款准备金是90万*10%即9万,可用户发放贷款的是81万,依次类推,银行账目的显示时1000万,这个机制能够是最初吸收的存款最后以数倍火速增长,这个就是创造信用货币。极端情况下,这货币的创造量将会是一除以法定存款准备金。
银行提供到市场的资金叫做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有两个部分:流通当中的现金和准备金
派生存款:派生出来的超过原始存款的部分
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货币乘数
粗俗的说,就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的基础货币最后会扩张数倍,这个扩张倍数就是货币乘数
倍数公式:M =1/R
M表示货币乘数,R表示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
非极端情况时
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越多,流向社会的钱就回越少(用E表示)
客户的体现率也影响货币乘数(用C表示)
货币乘数=(提现率+1)/(提现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M=(C+1)/(C+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