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随着各项科技迅猛发展,多元化技术革命创新正在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全新的数字人工智能体验,伴随着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的快速演进、软硬件技术的逐步攀升,智能网联产业迎来关键发展期。

一、中国方案深入探索,标准主导加速体系完善

当前,全球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并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主导力量。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各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世界各地的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显著本地特色,而中国方案,是实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换道先行”、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新形势下,我国抢抓机遇,不断加速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布局,贯彻“单车智能+车路协同”的中国自动驾驶发展方案。通过制定发布国家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逐步建立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法规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抢抓智能网联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的窗口期;聚焦“卡脖子”问题,促进前瞻共性及平台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行业合作,打造多领域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积极践行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技术趋势开放者与引领者。

二、高质量发展筑造自主创新之墙,数字技术是“核心战场”

自主创新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是智能网联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核心和重中之重。重视和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加强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发,才能解决核心技术短缺的问题。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逐步由借助外力转向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与关键技术已趋于清晰,并向高端化领域演进。技术方面,“数、算、软、器”等自主创新将支撑智能网联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是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核心,将有效带动多产业融合,为构建智能社会提供强大的保障,实现数字经济转型。且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造就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不断探索,持续为智能网联产业注入新活力。未来,行业各环节的相关企业、运营方、政府部门和机构将不断创新,优先技术创新导向,携手共进,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运输领域带来变革,创造新的秩序。

三、多维度安全是时代刚需,漏洞管理解智能网联汽车之殇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将是汽车企业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外部强制性管理需求和内生安全需求的共同刺激下,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兴安全问题成为行业共性需求。此外,漏洞问题也成为智能网联行业难题,亟需提升应对未知威胁的“免疫力”。

中汽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安全战略,立足产业发展刚需,着眼长远发展目标,建设“中汽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全面推进汽车信息安全政府治理支撑、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推进和高精人才培育,助力汽车产业安全发展。此外,中汽智联基于汽车漏洞研究基础,建立了工信部唯一车联网产品安全漏洞专业库,聚集汽车行业漏洞资源,致力于构建汽车行业漏洞生态。

四、产业链由链式向网状转变,产品化布局是跨越式发展关键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时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不断与路侧、云端交织融合,其产业链结构正发生巨大改变,垂直单一线型汽车产业链结构逐渐演变为分层解耦、分级共享、跨域共用的立体网状生态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对研发过程改造,也使数据逐渐占据价值高地,新型关键核心零部件和新型基础设施生态体系融合发展得以推动。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巨大可见市场规模,蕴含较大发展空间和契机,当前基础数据、核心算法、软件工具及硬件平台等方面技术不断成熟,只有率先形成产品化布局的企业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企业方应因地制宜推动需求侧建设,根据自身现有条件,结合自动驾驶、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发展需要,实现更大规模产品化布局,同时,联合多方机构,围绕产业链深入布局,加强合作,构建智能网联新生态。

五、先行先试引领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塑造产业集群

发展智能网联,既需要政府层面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更需要企业层面做好示范运营、探索商业模式,共同助力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各地示范区/先导区建设运营引领技术、产品、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助力形成以创新技术、应用场景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并将引领实现C-V2X规模化部署,加速智能网联产业集聚,加快智能网联产业落地应用。

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逐渐形成“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企业投资+专业建设+市场运作”模式。2022年9月,上海第一个市中心城区RoboTaxi示范应用载人服务正式投入对外公开运营,为自动驾驶行业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无人矿卡测试工作在多地如火如荼开展,矿山将以5G专网及边缘算力能力为基础,逐步实施实现设备的大型化和智能调度、矿山生产全流程的少人无人化生产、真正实现集约化、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开采。此外,天津港、青岛港、厦门港等各大港口正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技术应用,加速智能网联车商业化应用,助力传统港口运营模式智慧转型。

当前,得益于各界的共同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专业跨度大,技术领域广,意味着该产业仍有漫长道路要走。目前,智能网联行业在供应链、核心部件技术创新、5G等通信网络提速、配套设施建设、城市应用场景改善等方面已具备较好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规划、产业发展实施落地、道路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等方面将持续得到相关政策和标准法规的支持,《中国制造2025》以及《“十四五”规划》等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明确提出具体方向及规划举措,以期推动关键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车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稳步提升。

来源:中汽数据

  • 17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网技术:通过车载通信设备,实现车辆与互网的连接。这样可以实现车辆与外部环境、其他车辆、交通基础设施等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共享。车网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了实时的交通信息、导航服务、远程诊断和维护等功能。 2. 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装置,获取道路和周围环境的信息,然后利用高级算法进行感知和决策,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提高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并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多的舒适和便利。 3. 车辆感知与决策系统:这是智能网联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部分。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汽车周围的道路、车辆、行人等进行感知和理解,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决策,如避开障碍物、规划最佳行驶路径等。 4. 车辆互功能:智能网联汽车可以通过车辆间通信和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的通信,实现交通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例如,车辆可以通过互网获取实时的交通拥堵信息,并根据情况调整行驶路线或速度,以提高交通效率。 5. 人机交互系统:智能网联汽车通过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技术,实现人与车辆之间的自然交互。乘客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的功能,如调节温度、切换导航目的地等,从而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的操作方式。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有助于提升交通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和人为驾驶错误,同时也能够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智能网联汽车还有望提高出行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智能网联汽车还能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驾乘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 然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技术挑战,如自动驾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车辆感知和决策系统的精确性等。其次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智能网联汽车的互功能可能会面临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此外,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并与传统交通系统进行良好的衔接。 总体而言,智能网联汽车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它有望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交通运输体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