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R背景
EDR又叫汽车事件记录系统,由一个或多个车载电子模块构成,具有监测、采集并记录碰撞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车辆和乘员保护系统的数据功能的装置或系统。
欧盟法规要求2022年所有的车辆均需要安装EDR。
国内,也制定了相关国标标准GB 39732-2020《汽车事件记录系统》。
自2021年1月1日起,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应满足除B级数据元素和数据提取要求之外的要求;
自2023年1 月1日起,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应满足国标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
EDR形态
EDR根据车型的不同以及配置的不同,产品有多种形态。
第一种:集成在安全气囊中。
第二种:独立的EDR零部件。
EDR功能列表
序号 | 类型 | 功能 | 描述 |
1 | 加速度数据采集存储 | 纵向加速度 |
|
2 | 横向加速度 |
| |
3 | 横摆角速度 |
| |
4 | 削波标志 |
| |
5 | 加速度数据采集存储 | 纵向delta-V |
|
6 | 最大记录纵向 delta-V |
| |
7 | 达到最大记录纵向delta-V时间 |
| |
8 | 横向delta-V |
| |
9 | 最大记录横向delta-V |
| |
10 | 加速度数据采集存储 | 最大记录合量delta-V的平方 |
|
11 | 达到最大记录横向delta-V时间 |
| |
12 | 达到最大记录合量delta-V时间 |
| |
13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车辆速度 |
|
14 | 行车制动,开启或关闭 |
| |
15 | 驾驶员安全带状态 |
| |
16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加速踏板位置,全开位置的百分比 |
|
17 | 每分钟转数(RPM) |
| |
18 | 转向角度 |
| |
19 | 年 |
| |
20 | 月、日、时、分、秒 |
| |
21 | 挡位 |
| |
22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发动机节气门位置,全开位置的百分比 |
|
23 | 制动踏板位置 |
| |
24 | 驻车系统状态 |
| |
25 | 制动优先标志 |
| |
26 | 转向信号开关状态 |
| |
27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驾驶员安全带预紧装置展开时间 |
|
28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驾驶员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一阶段) |
|
29 | 驾驶员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二阶段) |
| |
30 | 驾驶员侧面气囊展开时间 |
| |
31 | 驾驶员侧面气帘展开时间 |
| |
32 | 前排乘客安全带状态 |
| |
33 | 前排乘客安全带预紧装置展开时间 |
| |
34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抑制状态 |
| |
35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一阶段) |
|
36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二阶段) |
| |
37 | 前排乘客侧面气囊展开时间 |
| |
38 | 前排乘客侧面气帘展开时间 |
| |
39 | 乘员保护系统报警状态 |
| |
40 |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报警状态 |
| |
41 | 制动系统报警状态 |
| |
42 | CAN数据采集存储 | 定速巡航系统状态 |
|
43 | 自适应巡航系统状态 |
| |
44 | 防抱制动系统状态 |
| |
45 |
|
| |
46 |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状态 |
| |
47 | 牵引力控制系统状态 |
| |
48 | 事件前同步计时时间 |
| |
49 | 数据 存储 | 事件中上电周期 |
|
50 | 读取时上电周期 |
| |
51 | 事件数据记录完整状态 |
| |
52 | 本次事件距离上次事件的时间间隔 |
| |
54 | 数据 读取 | 车辆识别代号 |
|
55 | 记录EDR数据的ECU硬件编号 |
| |
56 | 记录EDR数据的ECU序列号 |
| |
57 | 记录EDR数据的ECU软件编号 |
| |
58 | 事件数据提取 |
| |
59 | 电源管理 | 高、低压检测管理 |
|
60 | 休眠、唤醒管理 |
| |
61 | 系统自检 | ACC检测管理 | 说明:MCU的P80管脚检测到XX秒高电平,判断为ACC高电平有效可启动系统 |
62 | FLASH检测 | 系统和FLASH通讯正常自检OK | |
63 | CAN检测 | 系统和CAN收发芯片通信正常自检OK | |
64 | 传感器检测 | 系统和传感器通讯正常自检OK | |
65 | CAN诊断 |
| |
66 | CAN网络 |
| |
67 | CAN控制 |
| |
68 | 信息安全 | 数据源加密 |
|
EDR特殊要求
存储管理:数据以原报文或密文存储,数据分区管理(记录信息区、锁定事件数据区、触发事件数据区),数据覆盖只有触发阈值事件存满,其它全部需要人工清除,数据覆盖时间周期A级元素连续存储8小时以上/B级元素连续存储3小时以上,锁定事件满足A级元素13次/B级元素5次。
数据完整:软件启动快,实时接收车辆数据不丢每包数据;
存储:非易失性存储器
高安全性:存储在Flash的数据经过压缩和加密,加密方法为根据包序号的AES和乱序混合加密方式
车辆异常断电后产品至少能持续正常工作300±10mS
系统框图
数据采集
EDR的数据采集根据项目的不同分为采集A级数据和B级数据
A级数据:
B级数据:
若按照类型分类:
总线类数据
NO. | 信号名称 | 单位 | 记录等级 | 采集频率 |
1 | 车辆速度 | km/h | A | ≥20HZ |
2 | 行车制动,开启或关闭 | 不适用 | A | ≥20HZ |
3 | 驾驶员安全带状态 | 不适用 | A | ≥2HZ |
4 | 加速踏板位置,全开位置的百分比 | % | A | ≥20HZ |
5 | 每分钟转数(RPM) | rpm | A | ≥20HZ |
6 | 事件中上电周期 | 周期 | A | ≥4HZ |
7 | 读取时上电周期 | 周期 | A | ≥4HZ |
8 | 事件数据记录完整状态 | 不适用 | A | ≥1HZ |
9 | 横摆角速度 | 度/秒 | B | ≥20HZ |
10 | 转向角度 | 度 | B | ≥20HZ |
11 | 挡位 | 不适用 | B | ≥20HZ |
12 | 发动机节气门位置,全开位置的百分比 | % | B | ≥20HZ |
13 | 制动踏板位置 | 百分比 | B | ≥20HZ |
14 | 驻车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15 | 转向信号开关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16 | 驾驶员安全带预紧装置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17 | 驾驶员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一阶段) | ms | B | ≥2HZ |
18 | 驾驶员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二阶段) | ms | B | ≥2HZ |
19 | 驾驶员侧面气囊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20 | 驾驶员侧面气帘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21 | 前排乘客安全带状态 | 不适用 | B | ≥2HZ |
22 | 前排乘客安全带预紧装置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23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抑制状态 | 不适用 | B(副驾驶侧) | ≥2HZ |
24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一阶段) | ms | B | ≥2HZ |
25 | 前排乘客正面气囊展开时间(第二阶段) | ms | B | ≥2HZ |
26 | 前排乘客侧面气囊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27 | 前排乘客侧面气帘展开时间 | ms | B | ≥2HZ |
28 | 乘员保护系统报警状态 | 不适用 | B | ≥2HZ |
29 |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报警状态 | 不适用 | B | ≥2HZ |
30 | 制动系统报警状态 | 不适用 | B | ≥2HZ |
31 | 定速巡航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32 | 自适应巡航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33 | 防抱制动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34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35 | 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36 | 牵引力控制系统状态 | 不适用 | B | ≥20HZ |
传感器类数据
NO | 信号名称 | 单位 | 记录等级 | 采集频率 |
1 | 纵向 delta-V | km/h | A | ≥50HZ |
2 | 最大记录纵向 delta-V | km/h | A | ≥2HZ |
3 | 削波标志 | ms | A | ≥2HZ |
4 | 纵向加速度 | G | B | ≥250HZ |
5 | 横向加速度 | G | B | ≥250HZ |
6 | 横向 delta-V | km/h | B | ≥50HZ |
7 | 最大记录横向 delta-V | km/h | B | ≥2HZ |
8 | 最大记录合量delta-V 的平方 | km/h | B | ≥2HZ |
EDR系统数据
NO | 信号名称 | 单位 | 记录等级 | 采集频率 |
1 | 事件中上电周期 | 周期 | A | ≥4Hz |
2 | 读取时上电周期 | 周期 | A | ≥4Hz |
3 | 事件数据记录完整状态 | 不适用 | A | ≥2Hz |
4 | 本次事件距离上次事件的时间间隔 | s | A | ≥2Hz |
5 | 记录EDR 数据的ECU 硬件编号 | 不适用 | A | ≥2Hz |
6 | 记录 EDR 数据的ECU 序列号 | 不适用 | A | ≥2Hz |
7 | 记录EDR 数据的ECU 软件编号 | 不适用 | A | ≥2Hz |
8 | 达到最大记录合量 delta-V 时间 | Ms | B | ≥2Hz |
9 | Tend | ms | B | ≥2Hz |
10 | 年 | 年 | B | ≥2Hz |
11 | 月 | 月 | B | ≥2Hz |
12 | 日 | 天 | B | ≥2Hz |
13 | 时 | 时 | B | ≥2Hz |
14 | 分 | 分 | B | ≥2Hz |
15 | 秒 | 秒 | B | ≥2Hz |
16 | 事件前同步计时时间 | ms | B | ≥4Hz |
存储策略
- 数据安全:数据以原报文或密文存储;
- 分区管理:共分为三类,分别是(记录信息区、锁定事件数据区、非锁定事件数据区),事件存储不同区域;
- 数据覆盖时间:A级元素连续触发并存储达4小时以上;B级元素连续触发并存储1.5小时以上;
- 锁定事件次数约定:A级元素13次;B级元素5次;
系统架构
层级 | 模块名称 | 调用周期 | 功能描述 |
驱动层 | ADC | 无周期 | MCU的ADC采样的底层驱动, 对应电源电压检测 备注:ADC中断 |
CAN | 无周期 | CAN通信底层驱动 备注:CAN中断 | |
GPIO | 无周期 | IO口底层, 用于扬声器故障诊断FAULTZ1和FAULTZ2, EN使能,DCDC_EN,DSP复位 功放的mute和解mute, shutdown | |
I2C | 无周期 | I2C底层驱动 备注:I2C中断 | |
SPI | 无周期 | SPI协议通信底层,发送档位和车速信息到DSP, 实现MCU和DSP之间的通信, 备注:SPI中断:用于DSP通信 | |
WDT | 无周期 | 看门狗初始化和喂狗接口 备注:WDT中断 | |
INT | 无周期 | 中断向量表 | |
UART | 无周期 | 串口驱动层 | |
EPM | 无周期 | EEPROM的驱动层 | |
TIM | 无周期 | 系统时钟 备注:时钟中断 | |
中间层 | ADM | 50ms | 将底层ADC采样的值进行去抖动,并封装为逻辑接口提供给上层调用 |
IOM | 20ms | 为IO的中间层,主要实现IO口逻辑层和物理层的转换 | |
GYM | 无周期 | 传感器驱动 | |
EED | 无周期 | EEPROM读写驱动 | |
FLAM | 无周期 | SPI FLASH驱动 | |
UCOM | 50ms | 串口通信中间层 | |
IL | 10ms | CAN数据中间层 | |
TPM | 10ms | 诊断的中间层 | |
应用层 | SYS | 实时调用 | SYS为MCU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函数的调用和管理。 休眠和正常模式管理 |
PWR | 100ms | 电源管理, 响应MCU的唤醒和复位, 休眠和工作模式管理 | |
GYRO | 2ms | 加速度传感器数据采集 | |
BAT | 50ms | 1实现电压值的检测 2.诊断电压阈值范围检测 3.A级功能电压阈值范围检测, 4.CAN通信电压阈值范围检测 5.高低压故障检测 | |
VIF | 20ms | 车况信息采集 | |
NZRAM | 20ms | SPI FLASH读写应用管理 | |
NVM | 无周期 | 虚拟镜像,直接调用底层写函数(内部总线,不需要考虑写的速度) 恢复出厂设置,主要实现以下数据的存储:
| |
COM | 5ms | 网络管理 CAN通信 支持休眠和唤醒 | |
ACC | 100ms | ACC 检测 | |
DTC | 100ms | 故障检测 | |
NWD | 无周期 | CAN信号监控,信号丢失逻辑功能 | |
NWM | 无周期 | 网络管理 | |
DIAG | 无周期 | 数据获取接口 诊断数据参数读写接口 | |
DESC | 20ms | 诊断应用基础层 | |
APPDESC | 20ms | 诊断应用接口层 |
碰撞事件要求
触发阈值
当车辆仅记录“纵向 delta-V(加速度)”时,触发阈值为在 X 轴方向上 150ms 时间区间内不小于 8km/h 的车辆速度变化。
当车辆同时记录“横向 delta-V(加速度)”时,触发阈值为在 X 轴方向或者 Y 轴方向上 150ms 时间区间内不小于 8km/h 的车辆速度变化。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如果事件持续时间小于 150ms,车辆速度变化不小于 8km/h 时,即达到触发阈值。
锁定条件
不可逆约束装置(一般就是指任何一个气囊)展开;
150ms 时间区间内在 X 轴方向上的车辆速度变化不小于 25km/h。
发生后碰时,制造商可采用自行设定的控制算法作为锁定条件。发生侧碰时,应将侧面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作为锁定条件。如果车辆未配备侧面不可逆约束装置,应由车辆制造商确定是否锁定
下线配置
1 | 比对供应商零部件号 |
2 | 比对供应商识别号 |
3 | 比对供应商ECU软件版本号 |
4 | 比对供应商ECU硬件版本号 |
5 | 写车辆VIN码 |
6 | 写标定参数 |
7 | 写ECU配置参数 |
8 | 读取VIN数据并对比 |
9 | 读取标定数据并对比 |
10 | 读取ECU配置参数并对比 |
11 | 读取故障码 |
12 | 清除故障码 |
强制试验
碰撞试验
试验方法:
搭载碰撞试验进行:
1、配备正面气囊的车辆应按照 GB 11551 或 GB/T 20913 进行试验,并记录车辆配备的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时间;
2、配备侧面气囊或侧面气帘的车辆应按照 GB 20071 进行试验,并记录车辆配备的不可逆约束装置的展开时间;
3、未配备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和侧面气帘的车辆应按照 GB 11551-2014 或 GB/T 20913 进行试验。
驾驶操作数据试验
试验方法:
试验中应采用但不限于以下四种方式(四选一)触发碰撞阈值:
• 方式一:撞击车辆,使车辆达到触发阈值;
• 方式二:用板车固定车辆,撞击板车使车辆达到触发阈值;
• 方式三:物理触发车辆的EDR系统,使车辆达到触发阈值;
• 方式四:对车辆的EDR系统输入触发信号,使车辆达到触发阈值
台架试验
试验方法:
运用冲击台架给EDR控制器及附件施加标准要求波形,进行以下验证:
• 试验一:EDR系统触发试验;
• 试验二:存储事件次数试验;
• 试验三:存储覆盖机制试验;
• 试验四:断电存储试验。
冲击矩阵:
序号 | 试验 | 波形 | 要求 |
1 | EDR系统触发试验 | D1 | EDR触发工作,记录数据与预设一致 |
2 | 存储事件次数试验 | D2、D3或D4 | EDR至少新增三次事件,记录数据与预设一致 |
3 | 非锁定事件覆盖试验 | D2 | EDR覆盖已有非锁定数据,记录数据与预设一致 |
4 | 锁定事件覆盖试验 | D2、D3或D4 | EDR数据未被覆盖 |
5 | 断电存储试验 | D4 | EDR触发工作,记录数据与预设一致 |
全文:
框图:
汽车事件记录系统EDR系统框图包含软件基本架构-其它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ChrisKKC/80616305
国标解读
解读《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EDR》-试验方法和要求1、解读试验方法2、汽车事件记录系统EDR3、台架试验4、实车碰撞试验5、数据采集更多下载资源、学习资料请访问CSDN下载频道.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ChrisKKC/85093117解读 GB 39732-2020《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ChrisKKC/8506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