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文章均来自于文乡枞阳,作者王乐群,特此说明。
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六)
作者:王乐群
本篇为你介绍“方见题八座岩摩崖石刻”。
方见八座岩摩崖石刻,在会圣岩内东侧的石壁上。纵54厘米,横126厘米。正中刻:“八座岩。”篆书阴刻,从右向左横读。右侧刻:“嘉靖癸卯春南淙方见同。”左侧刻:“□□桐溪钱公游识此岩。”每侧10字,楷书阴刻,1行直排。
_
调查者说
1
1
1
方见,明诗人,藏书家。字维素,又号南淙,晚号空石。桐城桂林方氏九世(中四房)。
方见祖父方瑜,字廷实。终身“务农殖”。他学识深厚,重视育人,“日取《朱子小学》课诸孙”。他淡泊名利,为人低调,“居恒不纨绔,不舆盖”;出外路上有人与他争道,他主动先让出道来,并告诫周围人说:“徒行,樵弗避;舆行,乡里姻戚将走避,奈何以躬耕老叟傲乡邻也?”周围渔民常到他家门前的仙巉湖打鱼捕虾,有好事者说:“庭前岂容他人欸乃?”方瑜回道:“天设此湖,宁为一瑜?斗酒而听欸乃,足当鼓吹。”方瑜的为人处事,“时论贤之”。在方瑜的影响下,菜子湖畔,乡民遇事多能推己及人,重人伦,讲情义,互助友爱,谦恭宽容,“先让者”、“礼让者”已蔚然成风。
方见父亲方向,字与义,号一庵。在伯父方佑成进士之后的二十四年,即明成化十七年(1481),金榜题名,再披宫锦,成为桐城桂林方氏家族入明以来的第二个考取进士的人。历任南京户部给事中、四川资阳县尹、湖广安陆知州、琼州知府等职。
方向为官期间,“劲节直气”,“器宇宏廓”,“绩效彰著”,“视利若浼,视官若芥,一无所挠屈也,(因而)声动天下矣”。吏部尚书王恕称其:“方给事,真男子!”马其昶赞曰:“桂林(方佑)、琼州(方向),清节盖世,作吏勤治,尸祝不衰,虽古贤良何以过焉!”将方佑、方向与古时的贤良相比。著有《素亭稿》、《一庵集》等。
方见,方向四子。明嘉靖五年(1526)贡生,不仕。《龙眠风雅》记:“(方向)年十七从父之官,赋黄鹤楼,诗典寄超远。及长,才名籍甚。……为名流所推重。”《(乾隆)江南通志》称他:“家藏万卷皆自校雠,才学名冠一时,隐于赤城湖山之间,敦行修义,不问世事,寄兴杯酒,与诗人徐宣相倡和,有古人风,大江南北慕其高节。”《桐旧集》评其诗“沈淡雅韵,倬有唐风”。著有《南淙稿》《空石遗音集》。
1
2
1
方见八座岩摩崖石刻,结体圆融秀丽,雅正厚重,书者的性情禀赋、意绪感悟毕现。题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有介绍“八座岩摩崖石刻”的志书和文章皆认为:“清初宰相张英游浮山有‘十座处’,此为第八座处,故后人题此为‘八座岩’。”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生于1637年,卒于1708年,此刻题于1543年,当然与张英无丝毫的关系。
那么,“八座”表达的什么意思呢?
笔者初步分析,“八座”应源于古代星命术中的“三台、八座星”。
古人把紫微垣与太微垣、天市垣合称三垣,加上二十八宿构成了古代人观天象时的星象体系。将黄道、赤道附近二十八座星宿分属东西南北四方,然后构想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形象,尊为四方之神。四神拱卫北极星,北极星周围又有许多星座合为一区,称紫微垣。紫微垣居三垣之中,在黄河流域一带常年可见,古人认为它们居中永恒不动,就把紫微垣想象成为天帝的居所。如世俗的皇帝便自比天子,比附上紫微垣,把宫殿称为紫禁城。(居阅时《明清都城北京城建筑象征的文化解释》)
紫微斗数则是因紫微垣居天之中而得名,它是一门通过研究南北斗紫微星群的运行规律,揭示天象与个人命运之间相应关系的高深术数。
“三台、八座星”,是紫微斗数中的一对小星星,均为紫微垣的辅助,主有权贵,主官印。既然如此,世俗皇帝在“天人合一”、“象天之宫”观念的影响下,便将“三台八座”比附于身边的重要大臣。“后汉以六曹尚书并令仆二人,谓之八座”,(《通典》卷二十二《职官四》)《宋书•百官志》记:“五尚书、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座。”“及魏,凡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晋武帝时,北海王司马宫因刘毅事上疏,“帝出其表,使八座议之”。(《晋书•刘毅传》)唐朝建立,以尚书令、仆射及六部尚书合称为“八座”,“其国政枢密皆委中枢八座之官”,(《唐六典》卷一《尚书都省》)尚书省都堂为“尚书八座会议之所”。(《资治通鉴》卷129)“八座”是唐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首脑,中央行政决策体系的核心;“八座会议”是唐代中央首脑集体办公共同行使职权的组织形式。(方本新 《唐代尚书“八座”会议初探》)到明清时期,“八座”则用作对六部尚书乃至高官重臣的别称,并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
方见以“八座”名岩,一是以“八座”在天上所处的居中位置,喻指会圣岩居于浮山之中,景色最佳,是浮山三十六岩之主;二是以“八座”在人间所含的象征意义,寓意为人稳健温和,喜爱宗教,大智若愚,乐观进取,品德高尚;隐喻功名顺遂,贵气吉利,家道兴旺,福善喜庆,长寿安康,诸事顺利,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趋吉求祥的美好祈愿。
调查者:枞阳县文物管理所
枞阳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