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文章均来自于文乡枞阳,作者王乐群,特此说明。
浮山篇·浮山摩崖石刻(十六)
作者:王乐群
本篇为你介绍“吴应宾题《滴珠岩纪事有叙》摩崖石刻”。
吴应宾题《滴珠岩纪事有叙》摩崖石刻,在滴珠岩洞口外侧石壁上。篇幅为长方形,纵90厘米,横115厘米。文为:“《滴珠岩纪事有叙》:漩空而屼天池之胸,枭练而剖金谷之胁者,滴珠泉也。余嫂妙通优婆夷曾为先伯兄师朐明府修忏礼。丈六如来随喜兹岩,捐资命长子广镗优婆塞道行重将作,使石之倾欹者平为径,泉之散乱者约为池,径行围绕者咸生天雨。四华相落,成于万历庚申夏五。客之杖屐,僧之庐舍,皆有勋焉。大通洞里花成雨,极乐岩西月印渠。佛著烟霞供列坐,平分功德绕精庐。闻时自动微风迥,行处高乘大力车。愿海檀波非外得,水天金地总如如。广錀优婆塞吴应宾。”
_
调查者说
01
《滴珠岩纪事有叙》摩崖石刻作者吴应宾(1565—1635),字客卿,一字尚之,号观我,别号三一老人,法号广錀,门人私谥宗一先生。麻溪吴氏,吴令仪父亲,方以智外祖父。儒学家、道学家、佛学家、文学家。三一教的主要代表人物。
吴应宾自小好学,志向明确,十岁时,治博士学,十七岁补邑弟子员,入县学,明万历十四年(1586),考中进士,馆选改翰林院庶吉士,成为明桐城县第二个进入翰林的人。三年散馆,官编修。
正当吴应宾在翰林院大展宏图之时,不幸得了眼疾而告归,在今枞阳县浮山金谷寺内辟一室居之,题名曰“三一斋”。后经左光斗、方大任荐举,担任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没想到眼疾日益加重,不得不又辞官告归,又回到他的读书静养处——“三一斋”。
从此,他抛开功利,静下心来,“日使人诵所未读之书”,精研百家之学,“有所造述,弟子执简,口占授之”,有所心得,有所思考,一一说之,弟子记之,记后再诵,反复易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古本大学释论》《学庸释论》《宗一圣论》《性善解》《悟真篇》《学易全集》《采真稿》《方外游》和《三一斋稿》等涉及诸多学科、不下千万言的著述,人称“学士领袖”。方以智将他的外祖父吴应宾的学问概括为:“中理旁通,宗一三圆。”所谓的“宗一三圆”,是指儒、佛、道三家本质为“一”,在“一”处,三者圆融无碍。他将“一”解释为“无我”,所谓“无我”,指意志的发动摆脱了一切外在的因素而仅在其自身,意志是自由的从而也是至善的。按照他的思路,孔子的“无我”与佛教的“无我”以及老子的“无身”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家本质为“一”,三者融会贯通,最终“三教归儒”。吴应宾的“宗一三圆”说,具有“三教合一”的特色,对其女婿方孔炤、外孙方以智的学说思想具有指导意义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此,他抛开烦恼,修行再见道,见道再修行,与大护法刘东星、禅者阮自华、吴用先等等居士一起支持高僧朗目禅师苦心经营浮山佛教,为包括慈圣皇太后、沈王朱模、何如宠、刘东星、王舜鼎、黄慎轩、汪可受、陶望龄、袁宗道、黄辉、李天麟、张淳、阮以监在内的明代“浮山优婆塞者”群体的形成、浮山佛教的重新中兴以及佛门浮山派的最后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02
明万历年间,吴应宾募得万余斤铜料,铸造丈六金身接引佛,供奉于“浮山华严寺极乐岩”之后,“余(吴应宾)嫂……捐资命长子广镗优婆塞(吴道行)道行重将作,使石之倾欹者平为径,泉之散乱者约为池,径行围绕者咸生天雨”。“四华相落”,“皆有勋也”。吴应宾作《滴珠岩纪事有叙》以纪并摩崖题刻于滴珠岩洞口外侧石壁上。
调查者:枞阳县文物管理所
枞阳县博物馆
摄 影:吴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