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领域 | 处方外流

这是我参与更文挑战的第11天,活动详情查看: 更文挑战

随着中国医保的改革的深入,以及人口老龄化加深和“三医联动”医改推进,医药分开逐渐落地,处方外流成为大势所趋。处方外流流转的是处方,原来在医院完成就诊、开具处方、获得药品,现在不再限制处方自由流动,药品由社会药店提供,就诊和药品分离,目的是“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让医院回归医疗本质,弱化对处方的“独占性”。这篇文章记录处方外流的相关知识,后续认知丰富起来,会继续补充。

一、处方外流的渠道

0076PAJ8gy1g10cls8boaj30dv09a0wm.jpg

1. DTP(Direct to Patient)药品直接到达患者
  • 即高值药品直送,由药企直接将高值药品配送到相关零售门店进行销售,省去代理商,商业利润更高。患者在拿到医院处方后可以在药房买到药物并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
  • DTP模式更依赖与药企的资源对接,以及更高的药事服务能力。其产品主要以高毛利的专业药、新特药为主,且多属于自费药品
  • DTP药房突出企业:上海医药(收购康德乐)、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等
2.药房托管(类似于学校的食堂外包)
  • 医疗机构把药房经营权外包给有资质的企业经营,收取经营企业有偿经营和管理费用。是一种明晰药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权力义务关系的以中药品经营模式 特点是以医院为主导,医药流通企业承办居多,属于过度模式
  • 由于未能完全破除医院和托管药房之间的利益关系,且存在托管费用过高等问题,目前托管药房模式正遭遇尴尬境地,行业非议之声不绝。
3.院边店
  • 由于其处于医院附近,地理位置优势将享受处方外流的红利
4.互联网+医药新零售(医药O2O模式)(卖的更多,买的更好)
  • 特点是满足患者购药的便捷性,药品品类比较单一,集中于非处方药和健康产品,处方来源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 目的:利用新技术充分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或为用户提供更细致周到的商品和服务
  • 实现方式:大数据驱动、智能化、线上线下结合、供应链改造、用户体验升级
  • 企业:阿里健康O2O联盟、京东到家、好药师、叮当快药、快方送药、生鲜外卖平台
5.药店+诊所模式(类似于中医坐堂+药店模式)
  • 药店内设诊所,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和慢病续方 在互联网医疗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远程诊疗+药店的模式,包括微医药诊店、微问诊等,其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为居民提供了轻问诊和电子处方
6.院外处方流转平台
  • 第三方公司搭建平台,连接医疗结构和药房,提供信息化、患者管理、数据管理等服务

二、总结

  • 零售药店尤其是连锁零售药店是处方外流的最大获益者 零售药店拥有非常好的业务基础,能够有序承接患者对药品和药事服务的需求; 国内零售药店覆盖率较高,可顺势成为居民购药的首选;
  • 在信息化工具、处方流转平台等助力下,零售药店的竞争力正在得到加强,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多样化、精准的医药和健康管理服务

三、问题

  • 门槛:处方来源、患者意愿、医保对接、服务能力、信息管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