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内监控摄像头“触发”数据隐私,OMS技术路线或有新变化

舱内监控摄像头“触发”数据隐私,OMS技术路线或有新变化

 

当汽车行业还在普及DMS(驾驶员监控)之时,特斯拉“暗中”开始部署OMS(舱内乘客监控系统)?

特斯拉的Model 3从一开始就预留了舱内监控摄像头(包括刚刚上市的Model Y),但一直没有对外正式激活。不过,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已确认该摄像头已在支持特斯拉最终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计划。

3月18日,一则以“马斯克承认特斯拉用摄像头监控车主”标题的新闻也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此事源起于马斯克近期宣布,在进行全新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时,将取消那些在测试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用户的权限。

不过,特斯拉随后澄清,所有中国市场上的特斯拉用户车辆均未开启车内摄像头,也不涉及FSD Beta的测试,特斯拉的隐私保护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然而,美国《消费者报告》称,特斯拉公司利用车内摄像头来记录和传输乘客的视频,以辅助开发自动驾驶技术,引发了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担忧。

而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在其网站上表示,这种“不正当”的使用方式可能会破坏正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启动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强制”配置带来的安全好处。

因为不管是对于L2以及L3,针对驾驶员的视觉DMS系统是最好的人机交互(安全接管)的方式之一。

一、DMS数据监管或提上日程

目前,包括多家汽车制造商已经在新车上配置DMS系统,包括为驾驶员提供疲劳预警以及系统接管的提示。但,这些功能大部分不会不会记录或传输数据或视频。

然而,特斯拉是全球第一家正式公开提出基于上述摄像头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一部分,并在数据采集之后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

在此之前,特斯拉已经基于前向、侧向等外部摄像头采集道路数据,也被称为“影子模式”,用于Autopilot以及FSD系统的数据训练。

“这些车辆知道关于舱内人员的大量信息,甚至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视频,”一些监管机构负责人表示,这绝对会带来非常敏感的隐私问题。

关于谁可以访问这些数据以及如何访问这些数据,可能会有法律保护。但上述机构负责人表示,“现在,特斯拉可以使用视频采集进行事后分析来证明司机的注意力不集中,而不是解决司机一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如今,特斯拉的内部摄像头也引起了中国相关机构的担忧。本周,马斯克在一次视频会议中否认该公司的摄像头数据采集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他甚至表示,如果有上述行为,该公司将被关闭。

目前,中国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最大市场,去年约占该公司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但从上海工厂正式投产以来,该公司一直在应对各种问题,包括电池起火、车辆失控以及数据合规问题。

从去年开始,基于视觉的DMS系统开始成为汽车制造商上市新车的功能选项之一,用于帮助解决与驾驶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的危险驾驶行为。到2023年,驾驶员监控系统将成为Euro NCAP新车评级分数的一部分。

一些机构的负责人表示,由于特斯拉事件的发生,为了安全起见,接下来监管机构有可能会对现有的基于视觉的DMS设定更多的限制条件,包括记录或传输数据的合规性。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车(自主+合资品牌)搭载视觉DMS系统上险量为13.41万辆,前装标配搭载率为0.7%。预计,未来三年,DMS前装搭载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而在视觉方案算法供应商方面,除SmartEye、SeeingMachine之外,其余均为本土国产供应商,未动科技、虹软、商汤、地平线(芯片+感知算法)等均有量产搭载。

二、OMS技术路线或有变化

接下来,DMS的延伸功能就是OMS。

Euro NCAP宣布,从2022年开始,它将开始对儿童车内遗留检测(child presence detection)打分,“这种功能可以检测出一个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并向车主或紧急服务部门发出警报,以避免中暑死亡。”

这意味着,每一辆在欧洲销售的新车要想在2022年开始获得五星评级,现在就要开始考虑上述功能的研发。这个功能的更广泛应用就是Occupant Sensing Systems(OSS),也有称为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OMS),对于车内乘员的感知系统。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不少零部件供应商开始重点关注上述功能的研发,并且在原有车门及座椅传感器基础上,增加依靠视觉(摄像头)或雷达传感器来检测后座上是否有人。

除了视觉路线,实现座舱尤其是后座监控的另一种技术路线,就是采用更低成本的超声波传感器或者保护用户隐私的毫米波雷达技术。

在毫米波雷达应用方面,有一些方案商在近年来还推出了基于德州仪器AWR1x mmWave(79GHz)传感器组合的座舱监控系统,提供儿童监控、生命体征监测、乘客位置定位和分类功能。

相比于其他方案,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在于对光照条件不敏感、对运动高度敏感、对速度、距离和到达角的高精度估计等,和超声波一样,不造成任何隐私问题。

除了识别和定位车内是否有乘客外,大多数智能监控系统还需要将乘客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成人或儿童,以及提供心率等生理监测功能。3D成像雷达提供了足够的分辨率和精度,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识别。

佛吉亚也在去年提出了类似的方案,基于雷达传感器并连接到佛吉亚的驾驶舱域控制器,如果婴儿无人看管,汽车就可以向车主或紧急服务机构发出警报。

利用雷达的数据,该功能可以计算出乘员的重量和类型。这样就不需要单独的昂贵的座位传感器来检查乘客是否系好了安全带。通过传感器监测心率和呼吸速率,车辆甚至可以在事故发生后分享重要信息,以提醒救援机构有多少人在车内以及他们的位置。

此外,还有一些厂商推出了生物特征监测传感器,欧姆龙在去年开发出一种“呼吸速率传感器”,它使用无线电波来检测车辆中是否有乘客,比捕捉生命形式呼吸时发生的细微胸部运动更精确。

与传统的超声波探测方法相比,这种传感器可以捕捉到更小的身体运动,从而精确地探测到身体细微运动的物体,比如熟睡的孩子。

通过将该传感器与“车载驾驶员监控传感器”结合,它只检测无法正常离开汽车的生命体,如儿童、宠物和失去意识的成年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触发警报的系统。

去年,广汽蔚来、长城汽车陆续上市搭载毫米波雷达提供舱内监控的新车型,同时,去年特斯拉也披露正在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申请批准类似功能上市销售。

特斯拉希望获准使用未经许可的毫米波传感器(功率将高于现有法规允许的水平),这是一款短程互动感应设备,帮助防止儿童被遗忘在车内,并增强防盗系统。

此次数据隐私问题的爆发,可能会加快特斯拉以及其他汽车制造商部署新的感知系统。

  • 2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