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陆集团自动驾驶及出行事业群中国区重大战略调整,全球Tier 1巨头的破局与变革

中国市场是一个高度多元化,并且快速变化的市场,加之整个汽车行业在快速的降本增效,价格战压力也非常明显。”大陆集团自动驾驶及出行事业群(以下简称:AM)中国区负责人Juergen Brandl这样评价当前的中国市场。

他特别指出:“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持续的发展和成功,我们必须非常重视本地的技术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1月1日,Juergen Brandl正式任职成为大陆集团AM在中国市场的掌舵人,随后的2月,大陆集团AM中国区便迎来了一轮重大调整,涉及大陆集团AM与合资公司大陆芯智驾的研发团队、产品与业务线。合资公司由大陆集团在2022年与中国头部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公司地平线共同成立。

图片

大陆集团自动驾驶及出行事业群中国区负责人

Juergen Brandl先生

调整后,大陆集团AM中国区将专注于原核心业务传感器产品,而大陆芯智驾将专注于智能驾驶域控和智驾系统解决方案。

Juergen Brandl透露,大陆集团AM 2024年战略中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加码第六代雷达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近两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在技术变革、产品演进、供应链格局、竞争规则等方面均已经发生巨变,让包括大陆集团在内的全球Tier 1巨头们重新审视中国市场。

接下来,大陆集团AM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洞察与深入部署,正开始新一轮的“深耕细作”。

01

技术、性能与本全面领先的第六代雷达

正如Juergen Brandl所说,中国市场正在发生快速变化。

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智能化发展全球领先,伴随着各项智能化功能的逐渐普及,用户对智能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需求在同步升级;另一方面,以城区NOA为代表的高阶智驾系统面临更为复杂的行车环境与道路,这对感知系统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升;

Juergen Brandl指出,“未来自动驾驶的发展是使操控更加拟人化,而这就需要系统有良好的感知能力。传感器就好比是人的眼睛,如果传感器感知能力不强,就好像人在雾里行走看不清楚道路,很难对周围环境形成清晰的感知,也就无法做出很好的规划和执行。”

其中,高性能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作为感知系统的一部分,可以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整体感知能力,从而带来更为舒适的驾乘感受。

大陆集团作为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的领导者,不仅拥有25年的雷达研发和制造经验,也一直走在车载毫米波雷达技术创新的前沿。

早在1999年其便全球领先推出了基于ACC的毫米波雷达;2023年,其车载毫米波雷达平台已经迭代至第六代,再一次引领了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趋势。

图片

大陆集团前向雷达传感器

图片

大陆集团角雷达传感器

资料显示,大陆集团六代雷达传感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并分别在芯片技术、波导天线、CCM技术、超分辨算法四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了突破式创新,性能大幅升级:六代雷达相比上一代雷达提升30%探测距离以及50%角度精度。

其中前向长距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可达280米,角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00米。相比五代雷达 (83x69x18mm),其体积减小25%。因此,新一代雷达具备非常高的安装环境兼容性,可以非常好地满足各大车企不同车型的造型设计需要。

“我们第六代雷达的性能指标已经达到业界的最高水平。这无论是对于车企,还是对于用户来说,都非常具有价值。”从安全角度来看,高阶智驾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首先依赖于高性能的传感器。尤其是在复杂道路情况下和突发紧急状况下,需要依赖高性能传感器的强感知能力来提前预警,以提高安全性。

此外,来自车企方面的降本增效压力,也对雷达传感器的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陆集团第六代雷达实现了模块化和平台化优势,其前向雷达与角雷达共平台开发,在多雷达系统部署中,可有效节约开发工作量和成本,因此带来了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02

第六代雷达全球订单火爆

契合合中国本土市场需求

截止2021年,大陆集团累计向全球市场交付了超1亿颗雷达传感器,而在2023年仅一年时间里,大陆集团全球市场的毫米波雷达订单量已远超1亿颗。

“我们第六代雷达在2023年收获了非常出色的订单成绩。”Juergen Brandl透露,据他介绍,全球头部的主机厂已经在采用大陆集团第六代雷达。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1-2月毫米波雷达上车搭载量同比增长45.72%。可以观察到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进入产品快速迭代、竞争愈加激烈的新周期。

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车企尤其是头部新势力继续领跑智能化的背景下,加之竞争方众多,供应商们不仅要在技术创新层面领先,还需要更快速更灵活地调整产品组合,以跟上市场快速变化的步伐。

Juergen Brandl对第六代雷达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充满信心。他指出,第六代毫米波雷达拥有全球领先的性能以及世界级的品质,叠加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并且尺寸和轻量化都保持着行业领先的水平。“我们的主机厂客户们对这款产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接下来,大陆集团AM中国区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部署会进一步细化,综合竞争实力还会进一步凸显。

首先销售策略上,目前大陆集团AM在全球头部车企上已有很好的业务布局,AM中国区会进一步拓展自主品牌车企客户,不仅包括传统车企,还包括新造车企业。

大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性Tier 1,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非常完善的供应体系,无论是技术、产品以及本地法规、对消费市场的认知等方面,都能很好地助力中国主机厂克服出海战略 “水土不服” 的痛点,更好地满足本土品牌出海的需求。

另一方面,AM还会加深与中国Tier 1的合作,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从而满足Tier 1在智驾功能的开发需求。

此外,大陆集团AM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开展更高效、更灵活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基于其丰富的毫米波雷达产品组合,大陆集团AM能够根据不同主机厂、不同车型平台的需求,灵活地配置更优的雷达方案,助力主机厂以更具竞争力的成本来实现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包括ACC、AEB、BSD等基础ADAS功能以及高阶智驾功能。

Juergen Brandl进一步指出,本土化战略也是大陆集团AM中国区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不仅包括本土化的工程设计、本土化的决策等等,还包括本土化的生产。

在此之前,大陆集团AM的传感器已经实现了中国本土化生产。大陆泰密克上海工厂四期的扩产项目计划于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大陆集团智驾产品的本土化供货能力将再上台阶。

面对中国市场,大陆集团AM已经构建了包括研发、服务支持、生产等完整本土化供应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主机厂对供应链体系高效、稳定可靠的需求。

03

本土生态合作赋能全球战略部署

大陆集团AM中国区与合资公司大陆芯智驾的业务线调整,将是其本土化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Juergen Brandl指出,新的分工与深度协同,使得双方都能更快更好地来应对中国市场的挑战。

大陆集团是首家与地平线建立合资企业的 Tier 1,双方的合作具备独特性优势,可以更好地整合地平线与大陆集团这两大头部企业的最新技术与产品资源,快速地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本土化产品。

2022年1月大陆芯智驾正式成立,仅半年后便推出了基于地平线征程®3打造的800万像素多功能前视摄像头,以及基于地平线征程®5的域控制器,并拿到了多家公司的定点项目。早在2023年初,合资公司已经向自主品牌长安深蓝SL03 车型交付了智能前视摄像头一体机。

今年4月24日,地平线发布了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据Juergen Brandl介绍,大陆芯智驾将于2025年推出基于征程6的本土化高阶智驾产品,快速提升在 L2+级别及以上高阶智驾领域的能力。

2022年6月大陆集团还投资了中国本土企业魔视智能,后者具备智驾系统全栈算法以及跨芯片平台能力。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快速动态地调整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最终的目的是用好中国合作企业的独特优势。中国供应商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也极为出色,能够很好地赋能大陆集团AM全球市场战略。” Juergen Brandl表示。

例如,大陆集团AM的系统集成能力与工程化能力,协同魔视智能智驾算法以及跨芯片平台软件能力,不仅有助于中国本土平台的落地,还有机会助力大陆集团AM全球平台的打造。

面向全球市场,大陆集团AM还与安霸达成了合作,合作范围覆盖L2+级别高阶智能驾驶全栈系统。

在更高级别的L4级别自动驾驶方面,大陆集团与美国公司Aurora合作的自动驾驶卡车预计将于2027年率先在美国市场投放。

从ADAS到高度自动化的解决方案的全面部署,无疑将能进一步增强大陆集团AM在全球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地位,并实现未来可持续增长。

Juergen Brandl表示,未来,在集团全球化战略指引下,大陆集团中国区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海外推出,并通过持续的创新与生态协同,为国际主机厂和本土主机厂提供更好服务,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动力。

  • 8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