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建模攻略|一文带你了解小白如何准备统计建模大赛

前排: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0基础小白推不推荐参加统计建模?

🌟时间跨度大,新手友好

肯定是推荐的,虽然这个比赛整体获奖难度比较大,但是时间长,可以边做边学,在做的过程中熟悉数学建模的整体流程,为后面打其他只有三四天的建模比赛积累经验。

🌟选题自定,可以包装成项目

其次,这个比赛,从选题,找数据到建立模型写论文都是自己去寻找的,像数学,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经济学,医学等专业完全可以把这个比赛包装成一段项目经历,为保研/考研复试 0科研的友友提供了一段经历

再回到主题

0基础小白到底如何准备/参加统计建模呢?

介于这个比赛时间比较长,从报名起就可以说是在参加了,也没有完全意义的准备这一说了,完全可以边做边学

🌟第一阶段:论文“取经”(约 1 周)

报告类比赛,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无疑是最快的学习方法,下载下来优秀论文,大概花一周时间,查看往届获奖论文用到的模型,改进方法,选题思路等等,尽量做到每日总结,知识互通。

🌟第二阶段:定选题方向(约 1 周)

大致学习完优秀论文后,开始广泛查阅文献,报告等,确定选题大方向,每个人可以想一到两个选题,最后在一起开会,总结讨论出组内成员都认可的选题

🌟第三阶段:精研选题与建模(约 2 - 3 周)

确定选题后,再次扎进文献堆里,深挖咱们选题的细分领域,搞清楚到底该用啥模型,这时候可能需要反复查阅、对比不同资料📚。同时,发动大家一起找数据。有了数据就开工建模,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题,别慌,边发现问题,边查阅相关文献解决问题,不断debug最后出来的模型才是“完美”的。

🌟第四阶段:分工冲刺(约 1 - 2 周)

模型建得差不多,就该分工协作啦。编程厉害的宝负责把模型实现成代码🖥️;文笔好、逻辑强的主攻论文撰写📃,把咱们的研究成果完美呈现;还有擅长可视化的,把数据用图表展示得漂漂亮亮的,让评委一眼就能看懂。大家各司其职,又紧密配合,向着终点线冲刺🏃‍♂️🏃‍♀️。(后面会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及分工安排)

写在最后:与其在起跑线上焦虑彷徨、纠结自身能力是否匹配,不如即刻迈出行动的步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积累,每一步探索都是向成功靠近。

希望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