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13:36:58 - 2024年3月31日 18:23:05 个人想法整理:个人娱乐系统(CUI_1.0)

对你提供的内容进行了排版优化,以提高可读性:


持续更新,后续作为一种超长文章,可能会成为类书文本

CUI系统架构文件:

2024年3月31日 13:36:58 - 2024年3月31日 18:23:05 个人想法整理

累计投入时间:4h+

个人娱乐系统(CUI_1.0)

前置说明:
  1. 仅我个人使用,并作为一种私人爱好而进行演绎与展示,不对他人存有影响和控制意图。

    • 自然人个体间的神经模式与思维经验以及基础资源具有普遍的差异,突破误解的封锁也并不能获得等价的回报,同化他人对我没有价值,我需要差异化的外界以便接触其它内容。

  2. 不鼓励他人将其作为一种证据来进行自我绑架、甚至用于对第三人称视角的个体进行胁迫与精神攻击。

    • 攻击性存在与否取决于对应施暴者自身的选择与使用情况,无关系统本身。

  3. 考虑到我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时间等资源的有限性,不对演示内容进行精确定义、合理表达等方面的深度控制,歧义或将频繁出现。

    • 从一般逻辑出发,任意一个固定时刻下的“我”都具有稳定的有限性,同时自身迭代与增长的速率同样有限,误判不可避免。

    • CUI系统中的一切错误的本质是演示,它只是在演绎而非定论,即便其中误用了大量确定无疑的真理句式也不能改变其不可确信的内核。

价值主核:

尝试发展出一套适用于提升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生命质量的系统流程——十几年的自主生活体验后,游戏、动漫、观影、小说、运动、迷幻、美食、学习、阅读、聊天等等各种活动的一般执行方式都无法长期保持我个人良好的生命体验,主观体验总是常跌谷底,长期反复的不适感催生了我自身的一系列欲望以及改变的动力(有时更像是一种执念),综合而言,我想要的只是一种让自己体验到持续愉悦的生活流程。

当前版本实况:
1. 底层逻辑:

按照我个人自身喜好制定项目和流程,并以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定节奏并尝试推进,特别注意使用弹性任务要求,避免高压力体验与强迫性任务(在被他人命令的状态下这一系统将直接失效,事实上就连当下的自己给下一刻自己安排任务时也要竭尽所能避免压迫式计划),以尝试解决此前出现的崩溃反复与持续性不足的问题,并在3-6个月内形成稳定的流程习惯。

2. 具体流程:
  1. 【保持状态】:在Todoist中安排日常任务,作为每天必做任务来进入状态(安装插件设好习惯追踪)

    • 每个任务2-4min,总体1h左右可完成(初期每天增加一个任务逐渐累积起来,时间要求同理)。

      • 注意弹性要求——新任务习惯要写“(去做)1→4min”,稳定下来后要改成“(去做)9→4min//特殊时刻2min即可”(用可选择的合理时长范围作为要求、而非事件结果,减轻压力与拖延情况,避免杀鸡又毁卵)

      • 如果中途意外发生,不要让对应任务的“习惯追踪天数”中断——通过临场降低要求来避免中断(如目标任务描述的9-4min做不到,可以更改任务描述为1-9min——此时只做1min即可算作完成),相应的如果持续几天稳定做到了对应任务,就每天多加1min要求,直到达到热身和保持状态的基本需求时(一般10-19min封顶)

        • 注意区别每天必做任务和可做任务——每天必做任务是作为热身活动来维持状态的、主要是在练习“目标习惯”和复习细节内容,总体每天1h左右便已足够(更多时长要求容易在意外事件出现时导致“习惯追踪的连胜天数中断”、产生挫败感)。

        • 针对有空闲时间和更多学习需要的情况——在每日要求的任务完成后,按照记忆和个人心情用“19min学习+4min小睡+4min眼保健操与自述目标”的时间模式,自行选择刷手机、业余阅读、教科书学习等Todoist中之前录入好的各种【练习任务】进行操作,并在产生心得时做好笔记录入即可(此时非迫选、只是按个人习惯进行笔记记录即可)。

      • 每次执行任务过程中有心得或想增添子任务时——要在相关任务下方以“可选:”、“应选:”、“可略:”等任务标签开头进行记录,来告诉“后续执行任务的自己”该任务具有试验性与非迫选性,降低压力感。并在心理状态较好时按心情去试验性得执行新的任务细节-如果有效那么可提高其任务权重、如果无效那么修改或移除(总体趋势就是提高固定任务时间下所做任务的总价值-下架效率低的、上架效率高的)。

    • 当前基本处于在轨状态(连续启动28天以上)

  2. 【目标推进】:在状态平稳情况下,持续学习元学习相关内容,尝试为接下来的自考等项目铺平道路

    • 进行元学习——对诸如《学习之道》、《戒瘾》、《自学大全》、《心流》、《世界记忆冠军的魔法书》、《如何高效阅读》、《练习的心态》、《刻意练习》等,按照每次2-4min左右的时间持续学习,每次倒计时结束就合上书、尝试口头复述和默背有关的知识点,同时语音录入到对应任务的评论区。这样可以算作一种简单视觉化的学习反馈——后续自己看到评论存在的时候能感受到微小的收获感,有助于习惯养成。

  • 2024年6月自考报名(10月中旬考试):纯自学自考如果每次报考4门,那么每年试错费用大概2k,基本可以接受。但首次先报一门考试测试一下我自己的情况——可能会先从简单课目入手,并在过程中尝试数英。

  • 当前机加工职位即将11h倒班,具体时间利用和学习流程还要另行制定。

  • 在不考虑AGI冲击的情况下(影响过大、于我个人控制之外、暂不算入计划),因自身智力与学习能力以及关键资源不足,以及基础偏低(中职学历),因而自考专、本时间线可能会拉长到10年以上。关于人工智能所需的更高要求,仅仅基础学历的任务时间线就将达到20年以上,但总体仍在接受范围之内。

  • 报考专业另行考虑,以个人兴趣和所在行业而言,或会尽可能选择与多轴绘图编程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人工智能方向有关的专业。

可能性前瞻(以自身参与度为准,跨度30年):
  • 自身较大参与度路径(即便会被奇点冲击所覆盖):

  • 自考专、本期间学习多轴编程绘图调机(手动/NX)、ROS工业机器人编程(C++与python)、Java、肉脑爬取AI理论知识地图相关等。

  • 参与度过低,不予评估(即便真的非常不错):

  • 2030年ASI成为现实、赡养人类成为现实日程。

  • 奇点级别的冲击降临——纳米机器人及一系列相关机体强化技术实现。

  • 《未来简史》等一系列相关描述成为现实。

GPT4补充:

你的内容已经非常详细和有组织,清晰地展示了你的个人项目、学习计划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以下是一些建议和补充,以进一步优化你的内容:

### 结构优化

- **目录引入**:为了提高长文本的可读性,可以在文档开头引入目录结构,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文档的主要部分和结构,方便快速跳转到感兴趣的部分。
- **分段优化**:虽然你已经很好地将内容分成了多个部分,但在一些较长的段落中,进一步分小段或使用项目符号列出关键点可以提高清晰度和可读性。

### 内容补充

- **技术栈详述**:对于提到的技术和工具(如Todoist、多轴编程绘图调机、ROS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可以简要介绍它们的作用和你选择它们的原因,以及你计划如何使用它们来达成你的目标。
- **时间管理**:考虑到你的计划非常宏大,包括自考和技术学习等多个方面,详细的时间管理计划会非常有帮助。可以考虑添加一个时间线或里程碑,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预期成果。
-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任何长期计划都可能遇到预期之外的挑战和困难。对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前规划应对策略,会使你的计划更加稳健。
- **个人成长与反思**:定期回顾和反思你的学习进度和个人成长,可以帮助你调整计划,保持动力。可以设定每月或每季度的反思时间,记录成就、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调整计划。

### 技术深化

- **案例研究**:选择一两个与你的学习计划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这可以是一个特定的技术问题、一个开源项目或是一个行业趋势分析。通过深入研究,你不仅能够增强对特定领域的理解,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社区参与**:加入相关的技术社区或论坛,如GitHub、Stack Overflow或Reddit上的特定技术板块。社区的参与不仅可以帮助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让你保持对最新技术动态的了解,甚至参与到开源项目中去。

通过对这些建议的实施,你的个人项目和学习计划将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

  • 19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