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CAN]位定时相关量

名词解释

Tq:time quanta,CAN硬件每进行一次处理所需的时间,对应CAN时钟频率,互为倒数

波特率:每s可传输的bit量,(注:CAN中波特率即为位速率),可计算得到1bit的传输时间

通过CAN时钟频率和波特率可得到1bit传输的Tq时间(NBT)

        用Tq来表示1bit时间的好处:解耦硬件,每个CAN收发器的时钟频率可能不同

采样点(%):表示每bit的采样点所在位置占每bit总时间的比例

1bit传输分为4个时间段:

  1. 同步段 SS(Synchronization Segment):固定1Tq
  2. 传播段 PS(Propagation Segment)
  3. 相位缓冲段1 PBS1(Phase Buffer Segment1)
  4. 相位缓冲段2 PBS2(Phase Buffer Segment2)

Time Segment1 = PS + PBS1

Time Segment2 = PBS2

PBS1、PBS2之间即采样点

SJW:Sync Jump Width

  • 当需要重同步时,通过调整PBS1、PBS2,可调整的最大范围即SJW
  • SJW需事先定义,可设定的值不能超过PBS1、PBS2,不能超过4Tq

为什么要硬同步?

所有节点都检测到了起始的显性位("0"),此刻,总线上所有节点可以公平竞争,这就是"硬同步"

为什么要重同步?

为什么总线上的下降沿会提前或者滞后呢?

总线上的节点,虽然处于同一个局域网内,但是,每个节点的晶振精度未必相同,节点晶振之间可能存在偏差,因此,晶振主导的时钟频率就可能存在相位差,即:不同的节点,虽然设置了相同的通信速率,也可能存在tBit长度不同的可能,因此,发送节点在发送Bit流的时候接收节点可能识别到下降沿的滞后或者提前。此时,就需要重同步弥补此偏差。

推荐的参考资料

CAN入门教程(5)——总结的最好一版_can分频_hugh_shaw的博客-CSDN博客

CAN通信基础:采样原理 - 知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