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C++特性之noexcept (C++11 C++17 C++20)

引导

throw()

在C++11前,使用throw(optional_type_list)来声明某些函数,表示该函数不会抛出异常。

如果函数抛出了异常,则调用 unexpected() 函数(C++98 标准规定,函数出现异常但未被捕获时会调用 unexpected() 函数(该过程包含运行时检查异常类型是否存在于optional_type_list中,不在的话将直接terminate),该函数默认实现是调用 terminate() 函数使得程序终止)。如果 unexpected() 函数直接调用 terminate() 函数,则程序直接退出,否则跳转到处理异常的 catch() 语句继续处理异常。

class X
{
public:
    void fx()throw() {};
};

由此可见,throw()的过程还是有一些麻烦,其实对于一些程序员来讲,很多数时候只关心当前函数是否会抛出异常,而不是抛出什么样类型的异常。

移动语义与throw()

另外C++11中引入了移动语义,比如我们进行容器数据拷贝时,使用移动语义是一种节省资源(窃取)的做法。但是移动语义本身就包含一个异常缺陷:
我们在进行容器间的数据搬移的过程中,由于内存或者其他原因发生了异常,搬运中止。将会导致原容器和目标容器都将无法正常使用,一部分数据已经被搬走,此时也没法恢复(无法保证恢复过程中不抛出异常)。

为什么会将这两者扯在一起呢? 那是因为throw()不能根据容器中移动的元素是否会抛出异常来确定移动构造函数是否允许抛出异常,但是下面讲到的noexcept()作为运算符时可以做到。

C++11 noexcept

noexcept既是一个说明符,也是一个运算符。

作为异常说明符:

  1. 告诉接口调用者,该函数运行过程中不会抛出异常,接口使用者不必为该接口写一些异常处理代码;
  2. 编译器也知道该函数不会抛出异常,可以让编译器更放心的做一些优化;
  3. 不是说函数就不会抛出异常,如果函数抛出异常,将直接调用terminate() 函数结束进程,该符号只是一种指示符号,不是承诺。
class X
{
public:
    void fx()noexcept {}
    int GetValue()const noexcept { return v; }
private:
    int v = 100;
};

作为运算符:

  1. 可以接受一个返回bool值的表达式,当表达式返回true时,表示不会抛出异常
noexcept(true) //不会抛出异常
noexcept(false) //可能抛出异常
  1. 传入的表达式的结果是在编译时计算的,这就依赖编译器能在编译器找出表达式的可能的异常,当然,表达式必须是一个常量表达式;
  2. 是一种不求值表达式,即不会执行表达式。
void f1()noexcept{}

int* f2(int size)
{
    return new int[size];
}

int main()
{   
    std::cout << std::boolalpha;
    //声明了noexept ,说明不会抛出异常,返回true
    std::cout << noexcept(f1()) << std::endl;]
    //函数未声明noexept ,说明可能抛出异常,返回false
    std::cout << noexcept(f2(1000000)) << std::endl;
    return 0;
}

运行结果:

true
false

用noexcept来优化数据拷贝函数

当前有一个数据拷贝拷贝模板:

template <typename T>
T copy(const T &s)
{
    //...
}

如果T是一个普通的编译器内置类型,那么该函数永远不会抛出异常,可以直接使用,
假如T是一个很复杂的类型,那么在拷贝的过程中,很有可能抛出异常,那我们就需要进行区别对待了

template <typename T>
T copy(const T& s) noexcept(std::is_fundamental<T>::value)
{
    //...
}

先用std::is_fundamental<T>::value 判断类型是一个普通类型还是复杂的类型,如果是普通类型,返回true,则表示不会抛出异常,否则将表示可能会抛出异常。

实际上,这并不是最优解,因为很多自定义类型的拷贝构造也是很简单的,几乎不会抛出异常,我们还可以利用noexcept运算符的能力,判断类型的拷贝构造是否会抛出异常。

template <typename T>
T copy(const T& s) noexcept(noexcept(T(s)))
{
    //...
}
  1. 先判断T(s) 拷贝构造函数是否会抛异常;
  2. 如果不会,则返回false,此时函数定义如下,表示可能抛出异常,否则相反。
template <typename T>
T copy(const T& s) noexcept(false)
{
    //...
}

用noexcept()解决移动构造问题

上面说到,noexcept()可以判断目标类型的移动构造函数是否可能抛出异常,那么我们可以先判断有没有抛出异常的可能,如果有,那么使用传统的复制操作,那么执行移动构造。

template <typename T>
T swap_imp(T& a, T& b, std::integral_constant<bool ,true>) noexcept
{
    //...
}
template <typename T>
T swap_imp(T& a, T& b, std::integral_constant<bool, false>) 
{
    T tmp(a);
    a = b;
    b = tmp;
}

template <typename T>
T swap(T& a, T& b) 
    noexcept(noexcept(swap_imp(a,b, std::integral_constant<bool, noexcept(T(std::move(a))) && noexcept(a.operator=(std::move(b)))>())))
{
    swap_impl(a,b, std::integral_constant<bool, noexcept(T(std::move(a))) && noexcept(a.operator=(std::move(b)))>());
}

默认带有noexcept声明的函数

当对应类型的函数在基类和成员中具有noexcept声明:

  1. 默认构造
  2. 默认拷贝构造
  3. 默认赋值函数
  4. 默认移动构造
  5. 默认移动赋值函数

何时使用noexept

  1. 指示函数为不抛异常的函数,即使有可能,默认出现异常时程序中止是最好的选择;
  2. 一定不会抛出异常的函数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11-tie源码是一个用C语言实现的简单且高效的哈希表结构,可以用来实现键-值对的存储和查找。以下是对11-tie源码的详细解释。 11-tie源码主要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哈希表结构、哈希函数和碰撞解决方法。 首先是哈希表结构。11-tie源码中使用了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作为哈希表来存储键-值对。数组的大小由用户在创建哈希表时指定,并具有较好的素数特性,以减少碰撞的发生。哈希表中的每个元素(bucket)是一个指向键-值对链表的指针。如果出现碰撞,新的键-值对将被添加到链表的头部。 然后是哈希函数。11-tie源码中使用了一个简单且高效的哈希函数,它会根据键的特征将其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哈希函数使得不同的键被均匀地分布在数组中,从而减少碰撞的发生。该哈希函数通常基于键的类型和特性,但也可以根据特定需求进行自定义。 最后是碰撞解决方法。当多个键映射到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位置时,就会发生碰撞。11-tie源码中使用了链表来解决碰撞问题。当发生碰撞时,新的键-值对将被添加到链表的头部。这种解决方法简单且有效,但当哈希表中的元素数量较大时,链表的遍历会导致性能下降。 总结起来,11-tie源码是一个使用C语言实现的简单高效的哈希表结构。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使用链表解决碰撞问题。这种结构可以用来存储和查找键-值对,适用于快速查询和插入数据的场景。 ### 回答2: c 11 tie 源码详解是指对 C++ 11 中的 `std::tie` 函数进行解析。`std::tie` 是一个模板函数,用于将多个值绑定到一个元组中。 `std::tie` 的源码实现如下: ```cpp namespace std { template <typename... Types> tuple<Types&...> tie(Types&... args) noexcept { return tuple<Types&...>(args...); } } ``` `std::tie` 函数是一个模板函数,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作为引用传递给 `std::tuple`,然后返回这个 `std::tuple`。 `std::tuple` 是一个模板类,用于保存一组不同类型的值。`std::tuple<Types&...>` 的含义是保存参数 Types&... 的引用。 利用 `std::tie` 函数,可以将多个变量绑定到一个 `std::tuple` 中,并且可以通过解构绑定的方式获取这些变量。 例如,假设有两个变量 `int a` 和 `double b`,可以使用 `std::tie` 将它们绑定到一个元组中,并通过解构绑定方式获取它们的值: ```cpp int a = 1; double b = 2.0; std::tuple<int&, double&> t = std::tie(a, b); std::get<0>(t) = 10; std::get<1>(t) = 20.0; std::cout << a << ", " << b << std::endl; ``` 在上面的代码中,通过 `std::tie(a, b)` 将变量 `a` 和 `b` 绑定到一个元组 `t` 中,然后通过 `std::get<0>(t)` 和 `std::get<1>(t)` 获取元组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值,并将它们分别赋值为 10 和 20.0。最后输出结果为 `10, 20`。 `std::tie` 的源码实现简单明了,通过将多个参数作为引用传递给 `std::tuple`,实现了将多个变量绑定到一个元组中的功能。这个功能在一些情况下非常方便,可以减少代码的复杂性和重复性。 ### 回答3: c 11 tie 是 C++ 11 标准中新增的一个标准库函数,用于将多个输出流(ostream)绑定到一个流对象上。通过将多个输出流绑定在一起,可以在输出时同时向多个流对象输出数据,提高代码的易读性和简洁性。 使用 c 11 tie 首先需要包含 `<tuple>` 头文件,并且可以接受任意个数的流对象作为参数。例如 `std::tie(stream1, stream2)` 表示将 stream1 和 stream2 绑定在一起。 在绑定之后,输出到绑定对象的数据会自动发送到所有绑定的流对象中。例如 `std::cout << "Hello World";`,如果之前使用 `std::tie(std::cout, fileStream)` 进行了绑定,那么输出的 "Hello World" 既会在控制台上显示,也会同时写入到文件流对象中,实现了同时输出到两个流对象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绑定只在绑定操作发生时生效,之后对流对象的修改不会影响绑定。因此,如果在绑定之后修改了流对象,需要重新进行绑定操作。 c 11 tie 的使用可以简化代码,提高开发效率。通过同时输出到多个流对象,可以实现在不同目的地同时记录相同的输出信息,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日志记录功能。此外,绑定的流对象可以是任意的输出流,不限于标准输出流和文件流,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流对象。 总结来说,c 11 tie 是 C++ 11 标准中新增的一个标准库函数,用于将多个输出流绑定在一个流对象上,实现同时输出到多个流对象的功能。它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简洁性,并且可以应用于日志记录等多种场景。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