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gastric ulcer,GU)指胃黏膜在高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下,防御失衡,消化自身黏膜,形成局部炎性缺损,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临床表现以“餐后痛”为主要特征。胃溃疡是一种可以治愈和根治的疾病,大多数预后较好。也有部分胃溃疡患者会因大出血和急性穿孔等并发症而死亡。
胃溃疡的病因:
基本病因 1、幽门螺杆菌(HP) GU的Hp阳性率为60%~90%。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绝大多数胃溃疡患者的致病因素。 2、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双磷酸盐、西罗莫司等药物的病人易发生胃溃疡。其中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导致胃溃疡的另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有研究发现,西方国家中约有25%的胃溃疡与NSAIDs有关。
危险因素 当前研究暂未发现以下因素会直接引起胃溃疡,但会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或是加重已有溃疡的症状,并且会加重治疗难度。 1、吸烟 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从而增加胃溃疡发生风险。 2、饮酒 酒精会损伤胃黏膜,降低胃的自我保护能力。 3、精神压力大 对于已有溃疡的患者,压力会使症状加重。 4、不良饮食习惯 如爱吃辛辣食物、饮用咖啡或浓茶,对于已有溃疡的患者,会使症状加重。 5、其他 (1)胃石症病人因胃石的长期机械摩擦刺激而产生胃溃疡。 (2)休克、全身严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可引发应激性溃疡。

通常为联合用药治疗,用药方式及时间应遵循金盾医院专业医师的指导意见。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根除Hp的药物、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常见药如下:
1、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1)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PPI可在2~3天内控制溃疡症状,对一些难治性溃疡的疗效优于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普拉唑。
(2)H2受体拮抗剂:也是主要药物之一,疗效好,用药方便,价格适中,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少。常用药物有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
2、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保护胃黏膜常用药有铋剂和抗酸剂。铋剂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这类药可在酸性溶液中呈胶体状,覆于溃疡表面,从而阻隔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袭损害,但肾功能不良者应忌用。而抗酸剂可直接中和胃酸,且起效快,减少胃酸对黏膜的刺激,常用的抗酸剂有氢氧化铝、碳酸氢钠、铝碳酸镁等。
3、根除Hp感染的药物
目前倡导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PPI+2种抗生素和1种铋剂。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喹诺酮类抗生素、呋喃唑酮、四环素等;常用的铋剂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本文详细解析了胃溃疡的发病原因,特别强调了幽门螺杆菌和药物因素的作用,介绍了常用的抑制胃酸、保护黏膜和根除Hp的药物,并提供了针对危险因素的预防建议。
1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