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的前三层及VLAN原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OSI模型

一、物理层(网口)

OSI的第一层是物理层,其中内容包括带宽、网口的类型等(如: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物理层要形成适合数据传输需要的实体,为数据传送提供服务,一是要保证数据能在其上正确通过,二是要提供足够的带宽(带宽是指每秒钟内能通过的比特(BIT)数),以减少信道上的拥塞.传输数据的方式能满足点到点,一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同步或异步传输的需要.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定义了有线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介质访问控制 (MAC)。 这通常是具有一些广域网 (WAN)应用的局域网(LAN)技术。 通过各种类型的铜缆或光缆在节点和/或基础设施设备( 集线器 , 交换机 , 路由器 )之间建立物理连接。

E.G:以下是802.3协议:
1000 BASE-T :1000M宽带,T:铜材料电缆
100 BASE-F: 100M宽带,F: 光纤

RJ-45,RJ-11:2种规格的网口,其中RJ-11是电话线接口,尺寸与RJ-45相比小点。后者是电脑正常接口。

二、数据链路层(网桥内部、交换机内部)

第2层中最重要的是应该理解网桥是什么,交换机可以看成网桥。
网桥都在2层工作,仅关注以太网上的MAC地址,在谈论有关MAC地址、交换机或者网卡和驱动程序,那就是在第2层的范畴。要知道第2层是把数据帧转换成二进制位供1层处理。

1.CAM、TCAM(交换机转发表)

  1. CAM表: 存贮着与VLAN相结合的物理端口上的有效的MAC地址
  2. FIB表: 是在MPLS中解释说的基于CEF所产生的路由表
  3. TCAM表 :主要用于快速查找ACL、路由等表项。它是从CAM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4. ARP表 :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CAM、TCAM是一种特殊的存储器,无论表大小如何,都会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检索出地址。
CAM:执行二元运算

  • 基于0或1匹配;所有比特都必须匹配
  • “命中”将返回结果(出接口)
  • 用于MAC地址查询找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多查看交换机路由表(CAM/TCAM)

TCAM:执行三元运算

  • 基于0、1或X(不关心)匹配
  • 最长匹配返回“命中”
  • 适用于并非所有值都需要精确匹配的查询(ACL或IP路由表
    )接口

    如TCAM/CAM中的内存为4K,则有4K=4096,可以同时处理4096个网口”数据包“的传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网络层(论及IP、路由器)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 -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所以注意:第2层的数据是以帧形式在传输,而第三层是以“数据包”形式在传送。
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ARP -A)。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

VLAN 虚拟局域网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又称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交换局域网的基础上,采用网络bai管理软件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一个VLAN组成一个逻辑子网,即一个逻辑广播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LAN的划分可依据不同原则,一般有以下三种划分方法:
1、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
这种划分是把一个或多个交换机上的几个端口划分一个逻辑组,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划分方法。该方法只需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设备的交换端口进行重新分配即可,不用考虑该端口所连接的设备。
2、基于MAC地址的VLAN划分
MAC地址其实就是指网卡的标识符,每一块网卡的MAC地址都是惟一且固化在网卡上的。MAC地址由12位16进制数表示,前8位为厂商标识,后4位为网卡标识。网络管理员可按MAC地址把一些站点划分为一个逻辑子网。
3、基于路由的VLAN划分
路由协议工作在网络层,相应的工作设备有路由器和路由交换机(即三层交换机)。该方式允许一个VLAN跨越多个交换机,或一个端口位于多个VLAN中。
就目前来说,对于VLAN的划分主要采取上述第1、3种方式,第2种方式为辅助性的方案

玩转虚拟局域网(VLAN)

虚拟局域网(VLAN)

顺便总结下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 定义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枢纽,是连接英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其作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提供了路由转发两种重要机制

路由:路由器控制层面的工作,决定数据包从来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路径(host到host至今的最佳传输路径)

转发:路由器数据层面的工作,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

2. 基本工作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收到数据包后根据OSI模型层层将数据包拆开,到网络层后根据IP进行路由转发。
根据接口协议层层封装,实现异种网络的互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路由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由器内部整体分为两部分:路由选择部分、分组转发部分
路由选择部分:软件、控制层面、核心是路由选择处理机
分组转发部分:硬件、数据层面、核心是处理芯片和交换结构

4. 路由表和转发表

每个路由器中都有一个路由表和FIB(Forward Information Base)表:路由表用来决策路由,内部储存,FIB(转发表)用来转发分组。
路由表:这里个表都用来保存路由信息,路由表通常由路由协议和路由管理模块维护,包括更多的信息(IP地址/IP子网、下一跳、路由度量、超时间等);
路由表中路由有三类:
(1)链路层协议发现的路由(即是直连路由)
(2)静态路由
(3)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路由。
转发表(FIB):是基于路由生成的,路由器实际转发时使用转发表(只包括IP地址/IP子网和下一跳/出接口);
转发表中每条转发项都指明分组到某个网段或者某个主机应该通过路由器的那个物理接口发送,然后就可以到达该路径的下一个路由器,或者不再经过别的路由器而传送到直接相连的网络中的目的主机。
高性能路由器转发表通常都用硬件来实现,有利于高速查找。

5. 报文处理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控制路径: 处理目的地址是本路由器的高层协议报文,特别是各种路由协议报
文。虽然控制路径不是路由器的关键路径,但是它负责完成路由信息的交互,从
而保证了数据路径上的报文沿着最优的路径转发

数据路径: 处理目的地址不是本路由器而需要转发的报文,因此数据路径是整个
路由器的关键路路径,它直接影响路由器的整体性能

6. 分组转发部分

输入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结构

交换结构是一台路由器的核心组件,它的作用就是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出去

输出端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跟踪数据路由几个IP的命令:tracert IP

telnet:
telnet用于远程登录到网络中的计算机,并以命令行的方式远程管理计算机。【远程机器必须启动telnet服务器,否则无法打开telnet命令】
本文内容部分引用摘自路由器工作原理

  • 0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尖枫508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