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ink笔记整理(七)

Flink笔记整理(七)


九、容错机制

在Flink中,有一套完整的容错机制来保证故障后的恢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检查点。

9.1 检查点(Checkpoint)

示例:pandas 是基于NumPy 的一种工具,该工具是为了解决数据分析任务而创建的。

检查点的保存

  • 周期性的触发保存
    “随时存档”确实恢复起来方便,可是需要我们不停地做存档操作。如果每处理一条数据就进行检查点的保存,当大量数据同时到来时,就会耗费很多资源来频繁做检查点,数据处理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Flink中,检查点的保存是周期性触发的,间隔时间可以进行设置。
    保存的时间点
    我们应该在所有任务(算子)都恰好处理完一个相同的输入数据的时候,将它们的状态保存下来。

      这样做可以实现一个数据被所有任务(算子)完整地处理完,状态得到了保存。
    
      如果出现故障,我们恢复到之前保存的状态,故障时正在处理的所有数据都需要重新处理;我们只需要让源(source)任务向数据源重新提交偏移量、请求重放数据就可以了。当然这需要源任务可以把偏移量作为算子状态保存下来,而且外部数据源能够重置偏移量;kafka就是满足这些要求的一个最好的例子。
    
  • 保存的具体流程
    检查点的保存,最关键的就是要等所有任务将“同一个数据”处理完毕。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描述一下检查点具体的保存过程。

      回忆一下我们最初实现的统计词频的程序——word count。这里为了方便,我们直接从数据源读入已经分开的一个个单词,例如这里输入的是:
    

“hello”,“world”,“hello”,“flink”,“hello”,“world”,“hello”,“flink”…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每个任务都处理完“hello”之后保存自己的状态。

从检查点恢复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检查点算法

    在Flink中,采用了基于Chandy-Lamport算法的分布式快照,可以在不暂停整体流处理的前提下,将状态备份保存到检查点。

检查点分界线(Barrier)
借鉴水位线的设计,在数据流中插入一个特殊的数据结构,专门用来表示触发检查点保存的时间点。收到保存检查点的指令后,Source任务可以在当前数据流中插入这个结构;之后的所有任务只要遇到它就开始对状态做持久化快照保存。由于数据流是保持顺序依次处理的,因此遇到这个标识就代表之前的数据都处理完了,可以保存一个检查点;而在它之后的数据,引起的状态改变就不会体现在这个检查点中,而需要保存到下一个检查点。

    这种特殊的数据形式,把一条流上的数据按照不同的检查点分隔开,所以就叫做检查点的“分界线”(Checkpoint Barri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Flink 检查点详解以及实现代码

9.2 状态一致性

Flink 状态一致性

9.3 端到端精确一次(End-To-End Exactly-Once)

端到端精确一次(End-To-End Exactly-Once)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