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解释人类玩梗的 AI 究竟能多大程度地理解人类的「梗」?
五一假期就在眼前,LigaAI 小编每天都在「调休好烦」和「快放假啦」两种情绪间反复横跳,还会忍不住思考「AI 能不能理解调休和放假的情绪差异?」(一些精神世界高危的信号……)
早在今年三月,在 OpenAI 宣布 GPT-4 大模型可以接受文本和图像形式的 prompt 并理解人类玩梗后,我一直很好奇,AI 到底能多大程度地理解那些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梗、热梗(以及破梗)?
(GPT-4:他用 VGA 线充 iPhone。)
它清楚「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 AI 了」是什么意思吗?它知道「耗子喂汁」「夺笋啊」的正确打开方式吗?以及,它追热点的速度能赶得上我吗?
为了解开这些谜题(捍卫十级冲浪选手的尊严),LigaAI 借「五一出游」的热度,对 ChatGPT、GPT-4 和文心一言等大模型展开了测评。我们一起看看在「玩梗」这件事上,究竟谁更胜一筹?
01 我会发疯,AI 会吗?
在一众互联网文化中,「发疯文学」以混乱的语序、浓烈的情绪和不存在的逻辑,引得大家争相复制模仿,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精神污染。尤其最近不少朋友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