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到的CMMI

********************************第一部分  CMMI概述**********************

要讲CMMI之前我们要先提一个事,什么事都是有因才有果,那就是软件危机。20世纪60年代中期软件行业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软件作坊,作坊的特征就是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成本进度都不可控。
这时候大家想要提高软件质量,并且做到过程可控,然后就有了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也可以称为能力过程改进。
下面看一下CMMI的历史:

为了解决软件危机,出现了软件过程改进模型,随着模型的不断改进,其他行业看到了过程改进带来的成效,也开始效仿着做过程改进,这样就有了系统工程,集成开发,采购、服务这四个模型。后来由于个别公司内部存在多种模型,为了统一管理出现了CMMI(过程改进成熟度模型集成)。虽然是集成了,但还是有三类集成模型,开发模型、采购模型、服务模型。

这我就不懂了,也是我学习CMMI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惑,已经集成了,还有三种模型? 这是为什么我就不懂了!!!

三种模型适合不同的企业,企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选择实施那种模型,在评估成熟度时也是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模型过CMMI的。

这里就是告诉大家,CMMI怎么来的,解决哪些事,CMMI有几个类型。 学习一段时间了有个老师给我一个小册子,翻了一遍才知道,原来CMMI有三种模型。OMG 学的热火朝天的还不知道他竟然还有两个兄弟。

*******************************第二部分 CMMI成熟度******************************

CMMI模型结构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连续表述,一种是分级表述。


我觉得连续表述完全是为了和分级区分开才这样叫的,因为能力就是对单个过程域来说,为什么要叫连续表述呢? 还有很容易让人想到两种表示方法是没有关系的!!!


(1) 能力等级可以看出能力和特定实践、通用实践有直接关系。能力级别的高低和实践相关(做的好、中、差)
(2) 分级表述,也就是成熟度等级,可以看出来成熟度是和多个过程域直接相关

         -------------------------------第2个困惑:成熟度级别包含的过程域在能力上有要求吗?--------------------------------
当时就进入了另一个误区成熟度只看过程,以为和能力等级没有关系,只要有这个过程域完成了该做的事(特定目标)。
后来才知道有两个原则  成熟度2级要求能力必须2级以上
                     成熟度3级要求能力必须3级,并且包含2级中的过程域,并且能力等级也要达到3级

                     成熟度4、5级也要求能力达到3级!

能力等级:这里说下通用目标和特定目标,特定目标SG 通用目标GG1、2、3.

          特定目标是每个过程域特有的,那么通用目标就是过程域通用的。但是通用目标的GG1 就是特定目标。
完成GG1 =>已执行级:很好理解  执行就是把该做的事做了 但是不要求做的好坏
完成GG2 =>已管理级:不在是单打独斗,要管理起来,把各个过程域联系起来
完成GG3 =>已定义级: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把能够定量、文档化的都做好记录,通过数据进行管理。

成熟度等级:包含的过程域达到能力要求。

                     成熟度2级:7个过程域  能力等级2级

                     成熟度3级:18个过程域 能力等级3级

                     成熟度4级:20个过程域 能力等级3级

                     成熟度5级:22个过程域 能力等级3级


********************************************************第三部分 CMMI过程域*************************

拿开发模型来说,开发模型有22个过程域,当每个过程域都完成了能力等级的要求就能评估相应的成熟度等级,现在就拿其中的一个过程域RD来详细说明。

需求开发是成熟度3级里的过程域,那么能力等级就要达到3级。我们接下来就一级一级的完成。

-----------------------------------------------完成能力1级------------------------------------

达到1级就是完成特定目标SG,完成特定目标就要完成特定实践。So 接下来去完成特定实践......


这里说下CMMI的评估过程:有一个PIIDS表,把目标和实践都列出来,然后再实践的后面填写一些证明,来证明满足这个实践。但不是要求每个实践都有证明,这里要对证明材料打分,最后一个总得分满足了就可以说特定目标完成。

需求开发最终要的结果是:客户需求、产品需求、产品组件需求。有了这三样就能证明特定目标完成了。
                       前面的实践,挖掘需求、建立操作场景、分析需求、确认需求,这些都是为了完成上面的三个证明材料。

---------------------------------------------完成能力2级----------------------------------------------

         ---------第3个困惑:GG2怎么去完成呢?是不是GP一个个去完成?还是PA(过程域)去按十项去完成---------

1、通用目标2不是在完成特定目标的基础上去完成新的目标,有的过程域完成特定目标,其实GG2 就已经完成了。

2、CMMI对GG2具体要怎么去做是不做规定的


GP 2.1: 建立组织级方针
GP 2.2: 计划过程                     项目计划,给RD做个工作日程表
GP 2.3: 提供资源                     项目计划,给RD提供相应的资源,客户联系方式,客户需求,硬件PC等
GP 2.4: 分派职责                     项目计划,给RD的相关人员分配职责
GP 2.5: 培训人员                     组织培训,给RD的实施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GP 2.6: 控制工作产品                 配置管理,对RD中需求的变更和版本进行控制
GP 2.7: 识别和争取相关干系人的参与    项目计划、项目监督与控制、集成项目管理 给RD计划、监督、管理干系人参与
GP 2.8: 监督并控制过程                项目监督与控制,给RD整体过程做监督
GP 2.9: 客观评价遵守程度              过程与产品质量保证,给RD输出的产品质量做保证
GP 2.10: 与上级管理层一起进行状态评审  项目监督与控制,给RD进行进展评审、里程碑评审


这里只有组织培训是第3级的过程域,所以对于RD来说在完成能力等级2级时,只需要看组织培训过程域对RD进行培训就可以了,剩下的是其他过程域必须做的。

--------------------------完成能力3级------------------------------

GP 3.1:建立已定义的过程          集成项目管理: 建立项目已定义的过程
                                组织级过程定义:对所有过程进行定义
GP 3.2:收集与过程相关的经验      集成项目管理: 为组织级过程资产做出贡献,提供数据
                                组织级过程关注:将经验纳入到组织级过程资产中
                                组织级过程定义:对所有过程进行定义


定义的过程域,我的理解就是该定量的定量,该组织的组织,该定义的定义。

主要涉及的过程域有:集成项目管理、组织级过程定义、组织级过程关注。其实这三个过程域我也不了解。嘿嘿 有大神比较懂得,希望指导下。

我特意百度了一下组织级方针,这个特别不懂,百度出来只有两个领域提比较的多,一个CMMI,另一个党组织........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