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简读:时空编码超表面 实现辐射与散射一体化

文献简读:时空编码超表面 实现辐射与散射一体化

引言

在现代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两难困境:如何在保证良好通信性能的同时,降低系统的可探测性?传统的天线设计往往难以兼顾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然而,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上的一项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时空编码超表面设计,巧妙地实现了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的独立控制。

辐射散射特性:超表面单元设计

研究的核心在于一种独特的超表面单元设计。这个单元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

  • 一个方形贴片
  • 两个正交放置的I形条带
  • 集成的PIN二极管

单元设计

这种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单元能够在7.6-7.95 GHz的频带内,为两个正交偏振的入射波提供180°的相位差。

pin管调节四种状态

四种状态下,x极化反射系数与相位

四种状态下,y极化反射系数与相位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方形贴片的对角线上引入同轴探针,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双极化辐射能力。

辐射性能s11

这意味着,单个超表面单元就能同时满足辐射和散射控制的需求,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空间编码:超表面阵列设计

空间编码是实现散射控制的第一步。研究团队利用遗传算法优化了超表面阵列的空间布局,以实现有效的雷达散射截面(RCS)降低。空间编码的核心原理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

f ( θ , ϕ ) = ∑ ∑ f e m n Γ m n ⋅ exp ⁡ { − j k D sin ⁡ θ [ ( m − 0.5 ) cos ⁡ ϕ + ( n − 0.5 ) sin ⁡ ϕ ] } f(\theta, \phi) = \sum\sum f_{emn} \Gamma_{mn} \cdot \exp\{-jkD \sin \theta [(m - 0.5) \cos \phi + (n - 0.5) \sin \phi]\} f(θ,ϕ)=∑∑femnΓmnexp{jkDsinθ[(m0.5)cosϕ+(n0.5)sinϕ]}

这个公式描述了超表面阵列的散射远场,其中:

  • θ , ϕ \theta, \phi θ,ϕ 是观察方向的角度
  • f e m n f_{emn} femn 是单元的方向图函数
  • Γ m n \Gamma_{mn} Γmn 是单元的反射系数
  • k k k 是波数
  • D D D 是单元周期

通过优化每个单元的反射相位(即 Γ m n \Gamma_{mn} Γmn的相位),研究团队实现了散射波的重新分布,从而降低了主要观察方向的RCS。

优化后的编码排布

实验结果显示,仅使用空间编码,就在7.7-8 GHz的频带内实现了超过10 dB的RCS降低。

RCS缩减效果

时空编码:突破性的控制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时间维度的编码策略。通过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时控制PIN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实现了对超表面单元反射特性的动态调控。

fpga阵列

时间编码的核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描述:

Γ m n ( t ) = ∑ Γ k x ( t − k τ ) \Gamma_{mn}(t) = \sum \Gamma_k x(t - k\tau) Γmn(t)=Γkx(tkτ)

这个公式表示单元的反射系数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其中:

  • Γ k \Gamma_k Γk 是第k个时间间隔的反射系数
  • x ( t ) x(t) x(t) 是脉冲函数
  • τ \tau τ 是脉冲持续时间

时间编码的引入带来了一个关键效果:散射能量被重新分配到不同的频率分量上。这可以用频域散射场公式来解释:

E m n r ( f ) = ∑ a k E i ( f − k f 0 ) E^r_{mn}(f) = \sum a_k E^i(f - kf_0) Emnr(f)=akEi(fkf0)

其中:

  • a k a_k ak 是傅里叶系数
  • E i E^i Ei 是入射场
  • f 0 f_0 f0 是调制基频

这个公式揭示了时间调制如何产生高次谐波分量,从而进一步降低主频上的RCS。

利用fpga进行时空编码后:

  • RCS降低:在7.3-8 GHz的宽频带内实现了超过10 dB的RCS降低,最大降低幅度达到35.6 dB。
  • 性能提升:相比纯空间编码方案,时空编码方案在7.7 GHz处额外实现了约6 dB的RCS降低。
  • 辐射性能保持: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双极化辐射特性,满足通信需求。

时空编码RCS缩减效果

结论

文章提出了一种具有辐射散射综合控制能力的新型超表面设计。在提出的设计中,辐射特性和散射特性之间不存在相互影响。通过在ON状态和OFF状态之间切换PIN二极管,所提出的超表面单元电池可以实现两个正交极化入射波的180°相位差。采用时空编码方案,设计的超表面单元在7.3-8GHz频段内可实现10dB的RCS降低,同时可获得良好的辐射性能。所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

  • 低可探测通信系统
  • 隐身技术
  • 智能电磁环境构建

参考文献

[1]Hou, Jun Hui, and Yan Shi. “A spatiotemporal encoding metasurface design for manipulation of integrated radiation-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57.39 (2024): 39510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汪仔蛋黄酥

如果对您有所帮助的话欢迎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