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回复完一篇期刊的审稿意见,作为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科研小白,趁热打铁总结一下,关于我是如何回复审稿意见的。
步骤一:整理审稿意见
这是开始的一小步,却是你行动的一大步,这一步可以帮助你大致了解每个审稿人对你文章评价的好坏程度,以及审稿意见回复的难易程度。
我整理的框架大概是这样的:
#Reviewer 1
1.(审稿人1的第1条审稿意见内容)
Author’s response:(针对审稿意见1的回复)
Revised:(针对意见回复内容,指出正文进行修改的部分,有些情况可以没有这部分,因为有些情况下,正文不需要进行修改,只用对意见进行回复)
2.(审稿人1的第2条审稿意见内容)
Author’s response:
Revised:
…
—————— ( 下一页)——————
#Reviewer 2
1.(审稿人2的第1条审稿意见内容)
Author’s response:
Revised:
…
依次类推
步骤二:合理规划时间,逐条回复意见
整理完每个审稿人的意见之后,开始逐条回复。
Author’s response部分
首先,根据给出的意见回复提交时间deadline、审稿意见总数和意见回复的难易程度,大致规划好每天回复多少条意见。打给比方:我这次的major revision是给出了大概25天的时间,然后是2个审稿人,总共10条审稿意见,每个审稿人都有1-2条较难回复的审稿意见,所以我的规划是2个星期内完成所有审稿意见的回复(时间比较宽裕,给自己压力不是很大)。其中,一个星期针对一个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复,有的比较难的审稿意见,我会用一天的时间着重进行回复。比较简单的,大概一天回复2条。当然每个人能力和做事方法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而定,不用拘泥于我的提供的建议。(本人比较菜,而且是个有拖延症的大J人,只有每天给自己定不太难的计划,才能达成计划,并且不内耗。)
接着,开始逐条回复每个审稿人的意见。很多审稿人在给出每条意见之前,都会在开头有一段对你文章的总结性的评价段落,你需要从中抓住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有可能会用在后续Author’s response以及正文的修改中。
最后,整理好每条意见的回复思路。
我想着重分享以下几种审稿人意见回复的思路(后面如果想到其他的,我再添加):
一、需要补充说明你的方法/步骤/结论之类的,这种比较好回答,在正文中增加说明性的语言以及细节,最好是添加一些图表或者公式,进行补充说明。
二、需要增加实验的,这种就针对审稿人的要求补充实验就好,如果没有办法做实验的情况,就要直面审稿人的意见,说明自己因为哪些情况无法补充实验,感谢审稿人提出了这一点,未来将会在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三、针对于文章创新性的意见,如果审稿人认为你没有将文章的创新性说明清楚,那么你就需要有条理地整理出自己的创新点,并且在正文(如Abstract,Introduction最后一段,以及实验对比分析)中不断强调自己的创新点。我一般的回复思路是,先指出文章最主要的创新点,然后逐条列出你提出的方法/理论是针对…问题,提出/运用了…方法,通过…,具有…作用。
如果审稿人是质疑你的创新点不够创新或者没有创新性,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在否认你工作的创新性,一般就是直接拒绝了你的文章,你可以根据我上面的思路将创新点再重新说明一下(可能没用),但是我一般就直接转投了,没有创新性是致命的问题。
四、提出针对某种情况下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通常是相关性不大、影响不大,或者不是你工作的重点的方面)的提问。比如说:你的文章提出某种算法是针对低维度优化问题的,审稿人问你提出的方法在高维度情况下会有什么影响。我一般的回复思路是:先感谢审稿人提出了这一点,并且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然后,承认提出的方法并没有考虑高维度的情况,而是针对的低维度的优化问题。接着,开始分析,高纬度情况下会对提出方法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可以适当引用文献,进一步增加分析观点的严谨性)。紧接着,索引文献,针对高纬度的情况,已有的文献和工作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解决(一定要引用文献,并进行简要的文献综述)。最后,说明针对高维度的问题,未来我们的研究工作将会用…方法进一步着重研究。
总结下来,审稿意见的回复的框架可以根据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感谢审稿人关于…问题的提问或者意见
接着,直面审稿人的意见进行回复**(最好分点回复,用1、2、3或者a、b、c之类的序号,在每个序号后起一个总结性的小标题,既方便审稿人阅读,又增加了回复内容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最后,总结你的回复内容和结论,需要提炼和精简。
Revised部分
该部分,我一般是指出针对审稿人的哪些意见进行了哪些修改,然后指出修改内容在正文中的哪些地方。
举个例子:
Revised: We have revised our manuscript regarding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and measurement setup. The expanded fabrication and measurement setup are added and highlighted :
Page 20, Section 4.2: Expanded fabrication and measurement subsections.
Figure 5: Enhanced annotations and captions.
References: Added citations for PCB fabrication standards [1] and anechoic chamber validation [2].
步骤三:润色审稿意见回复,优化正文内容
多通读几遍自己的审稿意见回复,并且保证自己的审稿意见回复内容与正文修改的内容相对应。
可以善用工具,比如说Chatgpt、deepseek等工具,对语言的组织以及语法等方面进行润色。有一篇名为《Three ways ChatGPT helps me in my academic writing》的文章总结了一些如何使用这类工具帮助学术写作的方法。当然,这些只是工具,不能让他们完全代替你的工作。
总结
本文章主要是提供回复审稿意见的思路以及方法,不提供模板(这个网上一大堆,很容易找到),写下来一是为了给自己将来回顾,二是希望能够帮助到还没有审稿意见回复经历的朋友。如有错误或补充,可以在评论区中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