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笔记】--封装库&PCB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Altium Designer中绘制PCB封装库的三种方法,包括手动绘制、使用元器件向导及直接导入。接着,讲解了如何根据原理图设置元件封装,并强调了引脚映射的重要性。在PCB布局布线阶段,提到了注意事项如元件摆放、布线规则设定、避免短路等问题,并分享了实用技巧如交叉选择模式和模块化布局。最后,强调了设计规则检查(DRC)在确保PCB设计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绘制PCB封装库

方法一:

首先新建一个PCB元件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AMS1117为例,先从立创上找一个AMS1117的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封装包括焊盘(红色方框的地方),和丝印(黄色的线)。焊盘就是我们焊板子的时候和元器件焊在一起的那片金属,丝印是板子上白色的线。
(回到画元件)首先先放置焊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次点可能会出来一个奇怪的东西,我们可以按table键修改它的参数。依然是在properties里面。
Location是设置焊盘的坐标(这还蛮重要的,因为几个焊盘的相对位置非常重要),这里我们选择对着立创的参数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esignator是焊盘的编号,也很重要,不要弄错了(引脚的标号基本是固定的,每个引脚有不同功能)。
Layer是焊盘所在的层,我们一般就选择Top Layer,如果这里是一个孔(插针式封装),那就要选Muti Layer。
同样照抄就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可以设置形状和尺寸(长宽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所有的参数都改好之后,焊盘就画好了(快进到所有都画好了)。接下来画丝印。
首先把下面选到Top Overlay。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选择放置线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就可以开始画了,就是给封装画个框框,表示元器件在这里。同样按空格可以改变线的角度(90°或者45°)大体画画看得懂就行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可以加上字,写上元件的名称(最好别写了吧,乱,写的话就在Top Overlay)里面。
这样一个封装就画好了。
当然封装库建完之后也是要导入的,方法和原理图库的导入方法一样(手动链接上一篇笔记)。

方法二:(向导法)

在工具里找到元器件向导(Symbol Wizar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里面可以选择大致的封装类型,以及细节上的引脚个数等等,根据需要自己设置就好,大家自己探索。

方法三:(白嫖法)

去立创找到你需要的封装,然后保存为Altium格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绘制PCB

画之前要先对原理图进行编译,然后确定原理图中每个元件的封装,可以直接用封装管理器设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封装管理器里可以看到所有元件的封装,如果想要修改封装(以电阻为例,我们用的电阻的封装都是0603)。
先在这里筛选出电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旁边的Current Footprint就是当前的封装,假设有的不是0603。这时可以右键选择所有,然后在右边的工作区点击编辑,在弹出的界面点浏览,在库里寻找0603封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选择好之后接受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左下角的验证变更。这样就可以看到你修改的所有封装,如果检测没有报错的话,就可以执行变更了。这样所有电阻的封装就都改成了060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不只是电阻,所有的元器件都需要根据你想用的封装进行设置。
还需要注意引脚映射,也就是元件的原理图和封装的每个引脚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在原理图里是1引脚,在封装里也要是1引脚,否则会出大问题。
同样是在封装管理器里,选择芯片,点右边的编辑,选择管脚映射,就会出现每个元件和模型的管脚号,一一对应就没问题。(现成的库一般没问题,但如果是自己画的原理图和封装就要格外注意这个地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定完封装之后就可以画PCB了,先新建一个PCB文件。建完记得先保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把原理图导入PCB。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原理图文件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一种是在PCB文件里。(是第二个!不要点错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你的原理图没问题,那元件就会出现在PCB文件里了。如果啥都没有,可以看看原理图是不是没编译,或者是编译后去messages里面看看是不是报错了。
过来之后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个红色的room可以直接给它删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方便,先进行一些操作。选择垂直平铺,这样就可以同时看到原理图和PCB的界面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工具里选中交叉选择模式。这样在原理图里选中一些元件,PCB上对应的元件也会被选中,排布元器件的时候比较方便。(可以看出来PCB那边元件是放的比较乱的,而布置的时候属于相同模块的元器件最好放在一起,这样在原理图那边选中就能很方便的找到那些元件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准备工作做好,开始画板子)首先确定板子形状。(这里我选择用排针来规定区域,实际上画多大都行)。先把排针和芯片放上,实际上摆的时候也最好先确定排针和芯片的位置,其他模块可以协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把板子的形状画出来,方法是在机械层画线。先选到机械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画完后选中这几条线(不选中是不行的),注意AD里面多选是按住shif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选择对象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就可以在选定区域内生成板子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之后需要先把所有的元器件都安排好位置。这里有几个注意事项:
1、 晶振要放得离芯片近一点(越近越好)
2、模块化摆放
关于模块化,就可以用上刚才的交叉选择。比如我们要摆放复位模块,先在原理图里选中它。这里筛选器最好只开compone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东西在PCB里面也被选中了。

不要着急拖过来,在工具里找到器件摆放,在矩形区域排列,然后在板子旁边随便找个地方(当然是比较方便的地方)画个框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些选中的元件就会自己跑过来了。这样比自己手动拖过来要好使的多,因为可以距离比较远,亲测拖动过程中很容易失手。

3、元件摆放时是在top layer或者bottom layer,摆的时候记得看一下下面确认一下。拖动元件的时候按一下L键可以切换顶层和底层(如果按了没反应,把输入法切换到英文)。
摆放的时候要遵循布线更方便的原则,不要太随意,跳线不要太拧巴,前面的放飞自我只会给后面的布线带来更多困难。
4、如果元件变成了绿绿的,说明它们碰到一起触发规则了,拽开点。

接下来可以开始布线了,布线之前先设定一下规则。现在芯片应该还是绿绿的,是因为它不符合现在的规则,所以一直在报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Clearance里面改线线和线与焊盘的最小间距。我把间距改成了6mi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改线宽。我们常用的是最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改过孔的直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常用的应该就这三个,其他相关的规则设置可以看这个。

https://blog.csdn.net/qq_43463741/article/details/102880720?ops_request_misc=%257B%2522request%255Fid%2522%253A%2522161150010616780269820799%2522%252C%2522scm%2522%253A%252220140713.130102334…%2522%257D&request_id=161150010616780269820799&biz_id=0&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blog-2allsobaiduend~default-1-102880720.first_rank_v2_pc_rank_v29&utm_term=ad%E7%94%B5%E6%B0%94%E8%A7%84%E5%88%99%E6%A3%80%E6%9F%A5%E8%AE%BE%E7%BD%AE&spm=1018.2226.3001.4187
修改过之后芯片就不报错了。
之后就是连线了。连线之前我们先把丝印隐藏掉,这样显得比较好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然后把电源和地的连接也都隐藏掉,这些地方都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最后再搞。或者按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点击隐藏网络后随便点一个地方,会出来这个框框,输入要隐藏的网络就可以了(GND、5V和3V3)。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连线的快捷键是ctrl+w,选择一个节点之后,需要连接的节点就会高亮。把它们连起来就是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连线时如果遇到过不去的地方,可以打个过孔(*键),然后线就会跑到底层去(蓝色的线),就可以跨过来,过来以后记得再打个过孔回到顶层。
布线几点注意事项:
1、线的夹角不能小于90度。
2. 尽量少画斜着的线,比如顶层是横线,底层是竖线,这样就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空间。
3. 尽量美观。
4. 不要忘了把隐藏掉的电源和地找出来连上。
5、晶振要放置的离芯片尽量近一点
6、线宽要根据电流大小决定
7、 布线的基本原则:一面全横着,一面全竖着。最好不要有斜线

最后还要铺铜和滴泪
铺铜的作用:接地、散热
1、多边形铺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快捷键P-G
2、铺铜管理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ET选择GND
不要忘记移除死铜。
如果变绿,则要重新铺铜。
然后最后还需要放几个过孔。作用是连接两层板的铺铜层,加固板子。
每次放置过孔后要重新铺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滴泪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滴泪可以让导线与焊盘、导线与过孔连接更为平缓。
THE LAST
设计规则检查DR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通过了DRC,板子就基本上能用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