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领域,全球Top50国/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发展,具身智能赛道成为如今最火赛道之一;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具体会涉及到大语言模型(LLM)、视觉多模态模型(VLM)、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模仿学习(Imitation Learning)等诸多前沿技术。

人形机器人发展多年,从最初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LIPM+ZMP),到动态模型控制和最优控制算法(MPC+WBC),到如今的模拟+强化学习(IL+RL),当然现阶段也有不少人形机器人公司采用MPC方式,各类算法没有绝对的替代关系,各有优劣;IL+RL是目前人形机器人公司最常提起的概念,基本都是高校和头部科技大厂内研发机构在研究,也是为什么目前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以“学院派”教授团队创业为主原因。

图片

而在AI+Robotics研究领域,UC Berkeley第一,其次是斯坦福大学;之前小编有详细介绍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UC Berkeley“归国四子”:吴翼、高阳、许华哲和陈建宇;四位发展路径均是“清华大学—UC Berkeley—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担任助理教授—具身智能领域创业”;其中高阳、吴翼和许华哲都在UC Berkeley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导师都是Vision领域的大牛Trevor Darrell教授,三人后续都加入伯克利人工智能研究(BAIR)实验室。

国内斯坦福大学毕业回国内高校任职且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创业的典型代表是王鹤和卢策吾;其中,王鹤成立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银河通用];卢策吾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协作机器人独角兽[非夕科技]公司首席科学家、联合创始人和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穹彻智能]创始人。

接下来小编详细梳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全球Top50华人,包括国内外高校助理教授/教授、全球头部科技大厂担任核心职位、知名初创企业担任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主要梳理内容是全球具身智能领域头部科研院校、50位华人求学时期(院校、导师、研究方向、科研论文成就等),工作时期(过往履历、目前任职、公司情况等)。

全球Top50华人绝大多数具备UC Berkele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tanford (斯坦福大学)、MIT(麻省理工)、CMU(卡耐基梅隆大学)等一所或多所院校求学经历,并师从行业大牛。

接下来我们盘点全球Top50华人图谱:

本文仅展示部分内容,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全球AI+Robotics领域,国人、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全文字数共14000+与并92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